】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區域功能科學定位是重要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21-07-15 09:11:05


 
  立足區域功能定位發揮各自比較優勢

  主持人:協同發展涉及資源配置、區域分工、利益格局的戰略性調整,各區域功能科學定位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遵循。當前,三省市距離定位還有哪些差距?應當如何推進?

  葉堂林:京津冀總體發展目標是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範區。北京定位是“四個中心”(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天津是“一基地三區”(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河北是“三區一基地”(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現在京津冀三地都在努力實現其功能定位,但與最終目標仍有很大的差距。比如首都“大城市病”突出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緩解,京津冀地區沒有形成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產業聯動發展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有效機制等。

  武義青:7年來,京津冀三地緊緊圍繞區域整體功能定位和各自功能定位,堅持“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和“一體化”發展,初步形成功能互補、產業分工、空間優化、互利共贏的區域經濟布局。但與此同時,三省市距離功能定位仍有不小差距。以河北為例,由於歷史原因和傳統產業發展的路徑依賴,河北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推進產業轉型、改善生態環境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經濟增速和財政收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對“三區一基地”建設形成挑戰。

  未來,京津冀三地一方面要立足各自功能定位,發揮各自比較優勢,走出一條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新路,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互補互促、資源要素對接對流、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和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另一方面,要把北京的“減量發展”和“輻射帶動”結合起來,在區域整體層面形成“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範區”。

  統籌謀劃整體布局實現一體化發展

  主持人: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重心由交通、產業、生態3個率先突破,正在向區域產業鏈集群、公共服務、協同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一體化轉變。如何進一步破除區域資源流動障礙?

  武義青:京津冀地區行政配置資源的特征明顯,國有企業占比較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北京作為首都和直轄市,集聚了大量行政功能和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對周邊地區的人才、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形成明顯的“虹吸效應”。同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相比,京津冀統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建設相對滯後,市場一體化水平相對較低。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需要進一步打破行政干預帶來的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消除歧視性、隱蔽性的區域市場壁壘,破除制約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形成區域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對於人才流動,既要制定鼓勵人才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自由有序流動的政策措施,也要防範京津對河北人才的“虹吸效應”,在戶籍制度、高考政策、社會保障等方面出台一攬子配套政策,切實增強河北對高端創新人才的吸引力。要在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實行統籌謀劃、整體布局和一體化發展,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市場鏈、政策鏈無縫對接,實現到2030年“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的遠期目標。

  葉堂林:進一步破除京津冀區域資源流動障礙,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構建網絡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疏通區域內資源要素的流動渠道。在交通路網建設規劃方面,依托現有的京、津、石、保、唐等中心節點城市和三條主軸的交通骨架,重點增加北京新機場、雄安新區、張家口、冀中南地區的交通樞紐站建設。

  在交通擁堵治理方面,將小型智能軌道交通融入現有的交通運輸體系,依托大數據和衛星遙感技術,構建區域交通路網協同治理平台,實現一體化應急聯動,提升三地間的交通協同治理水平。

  二是構建區域內全產業鏈體系,以產業協同助推資源要素流動。建議科學制定基於產業鏈分工的產業協同發展專項規劃;完善政府間產業協作聯動機制;優化企業結構,營造良好的區域產業生態。

  三是構建基於自然資源產權化的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生態涵養區流動。

  一方面,在明確自然資源產權化基礎上,研究生態資源的生態價值,在京津冀地區率先實施生態資源有償使用。

  另一方面,借助冬奧會等重大契機,明確各級政府的補償邊界、資金分成及分工,加快完善京津冀三地政府間橫向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四是構建跨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推動人才、技術等關鍵要素流動。完善政府層面的資金聯合投入機制;完善三地科技政策對接機制;圍繞重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

  五是構建多元化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以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資源要素流動。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務配置中的權責;構建公共服務多元供給主體合作機制;形成區域性公共服務多元主體協作治理的常態化保障機制。

  肖金成:為推動京津冀高質量協同發展,提以下建議:

  構建產業協作平台,推動產業轉移對接。京津冀與周邊地區應積極構建產業合作平台,推進產業轉移承接。一是鼓勵毗鄰城市成立園區合作聯盟,建立常態化協作聯動機制,共享項目信息,共同舉辦招商推介活動,打造雙向承接產業轉移平台,以聯合出資、項目合作、資源互補、技術支持等多種方式共建跨區域產業園區;二是加強對區域整體產業發展的引導,支持各地優勢產業加快發展,以都市為核心建立產業鏈上下游聯動機制,不斷深化各城市產業分工合作,明確產業轉移與承接的重點領域、適宜地區和操作路徑;三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溝通信息,協助企業開辟合作渠道。

  同時,鼓勵各地區探索多元合作方式。一是完善各市利益分配機制,產業項目收益由合作各方分享,探索建設項目稅收分配辦法。二是探索建立跨地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建設項目成本分擔機制。建立區域合作基金,用於公共事務支出,可根據各市GDP或財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市長聯席會議決定支出事項。三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產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形成跨地區行業聯盟,共同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市場規則,探索各類市場資源的對接和整合。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