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謝琦海上運米巧避日軍
http://www.CRNTT.com   2021-06-04 16:26:51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據大公報報道,“只要可以打日本仔,無論去咩地方我都要參軍!”溫來喜轉述謝琦所言的入伍過程:香港淪陷那年,二十四歲的謝琦熱血沸騰,慷慨踏上參軍抗日之路,即使行至元朗被寡母派人勸回,他隨後仍堅持加入了大嶼山抗日隊伍之列。

  香港淪陷後,謝琦與三名同伴義無反顧地離家尋找抗日隊伍,只是在離家不久,他們被叔伯找到,並告知謝琦,他的寡母在家哭得撕心裂肺,謝琦唯有答應回家,目送同伴去往韶關入伍。及至東縱游擊隊來到大嶼山,他第一時間毛遂自薦,終於得償所願,正式加入抗日行列。

  大嶼山旱災 北上覓糧食

  謝琦曾憶述抗戰的經歷,最危險的一次是從海上運米遇上日軍。一九四三年五月大嶼山大旱災,糧食物資極短缺,不得不北上內地運米回來以解燃眉之急。他接受了這項重任,與六名游擊隊員,拿上“三支爛鬼槍”便乘“蝦艇”往內地。七人當晚由黃田運米回航,經蛇口時已是晚上十一時許。由於海上無風,船速相當慢,數人相繼入睡。至翌晨天亮,謝琦率先醒來,驚覺約百米外有多艘日寇的“大頭蝦”(日軍船隊)在海上巡邏。

  若與日寇硬碰,等同以卵擊石。“我心諗呢次真係‘擇使’(棘手)!”縱使心中發怵,謝琦依然果斷令大家鎮定,保持安靜、速速收帆,悄悄搖擼到不遠處的沙洲躲避。因為對環境熟悉,謝琦深知早上八、九點的東北風可“助一臂之力”,更是巧妙利用了沙洲上的大石作為掩護,令船“消失”在日軍視野中。這之後,謝琦甚至從容不迫煮了早餐,為大家補充體力,待風起,便迅速動身,七人毫髮無損、全身而退,成功帶著白米回到大嶼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