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危難時,我們幸有東縱保護!”
http://www.CRNTT.com   2021-06-04 16:26:38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據大公報報道,今日之大嶼山以旅遊景點聞名,密布寺廟叢林,一到假期遊客絡繹不絕,然而其地理位置在軍事上的重要性卻鮮為人知。77年前,港九大隊的游擊隊員得到大嶼山村民以及僧尼的支持和掩護,並肩作戰,打土匪、鬥偽軍,堅決破壞敵人的海上運輸,日軍視之為眼中釘,多次組織大規模封鎖掃蕩。一九四五年日軍投降後還垂死掙扎,發動“銀礦灣大屠殺”。大嶼山中隊老戰士謝琦十多年前曾經“口述抗戰歷史”,與老人稔熟的農牧職工會離島辦事處主任溫來喜記錄了下來。近日,他向大公報記者講述了大嶼山的這一段紅色足跡,老人的兒子謝建國亦在現場,感觸良深。\大公報記者 常彧璠(文、圖) 廣州地區老游擊戰士聯誼會(圖)

  溫來喜找出自己二○○八年前往老戰士謝琦家中所記筆錄,老人當年激動地口述歷史的情形仍歷歷在目。謝琦說,大嶼山地理位置特殊,位處珠江口,南通澳門、珠海,北通廣州,此等“中轉站”乃“兵家必爭之地”,故而日軍派兵駐紮,還“想用當地人的生產作為軍隊物資補給。”日軍的武裝小汽船、小炮艇經常在港澳海域巡邏,初時以港島附近為重點,令到各股海盜流竄到面積大、人口少的大嶼山,打家劫舍,居民苦不堪言。

  一九四二年初,港九大隊派出游擊隊員進入大嶼山,宣傳抗日精神,組織民眾保護家鄉,先後消滅、趕走李七等海盜、土匪、村霸,奮勇抗擊日軍、偽軍對當地人民的殘酷壓榨。溫來喜說,謝琦老人當年講述過許多故事,說到自己作為游擊隊員為保護家鄉發揮的作用,“就好激動好自豪”,“我們一直住在這裡的村民,好多老人,都好感激在那個艱難的時期,有游擊隊員的陪伴與保護。”

  憑大嶼山地利 游擊隊屢破敵人海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