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有效應對外貿發展新變化新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21-06-04 09:29:35


 
  貿易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文章介紹,2021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指出,從未來十年的風險發生概率和影響看,環境風險將是未來人類面臨的最大風險,突出表現為極端天氣、應對氣候變化失敗、自然災害、生物多樣性喪失、人為環境災害等。

  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是多邊貿易體系的核心目標,保護環境和促進可持續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應該看到,全球環境風險對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依然嚴峻。面對這一挑戰,中國要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還需要繼續付出艱辛的努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對此,一要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政策與環境政策的協調,推動可持續發展;二要實現綠色生產,發展綠色貿易,按照國際先進的環保標準生產和製造,獲得節能、低碳等綠色產品認證,嚴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產品進出口;三要推動綠色投資,設立外資引進紅線,嚴禁引進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對外投資也要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綠色、低碳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

  統籌發展和安全日益重要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提出“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實現重要產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著力提升糧食、能源、金融等領域安全發展能力”,這對中國外貿實現更好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未來,中國將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必然要面對各種可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對此,必須樹立底線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

  具體來看,要建立重要資源和產品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加強國際供應鏈保障合作,在國際產業安全合作上切實發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要健全產業損害預警體系,豐富貿易調整援助、貿易救濟等政策工具,妥善應對經貿摩擦;要健全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和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制度,不斷完善境外分類分級監管體系,構建海外利益保護和風險預警防範體系,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體系;要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基礎性立法,完善適用於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構建保護數據要素、處置網絡安全事件、打擊網絡犯罪的國際協調合作機制和全球網絡安全保障合作機制;要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著力提升糧食、能源、金融等領域的安全發展能力。

  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結構面臨調整

  文章認為,世界貿易組織在踐行多邊貿易體制、促進國際貿易發展、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因現有貿易規則難以適應數字技術對國際貿易的深刻影響,世界貿易組織面臨規則重塑、完善爭端解決機制、強化監督履行機制等多重改革任務。

  中國是全球貿易大國,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結構面臨重大調整的關鍵時刻,要積極參與WTO改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要推動WTO發展議程談判,堅決維護發展中成員地位,保障發展中國家的正當發展權益,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要參與跨境電子商務等數字貿易、服務貿易新規則談判,加快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同時也為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贏得主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