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氣象走筆
http://www.CRNTT.com   2021-05-19 15:11:54


 
  積極發揮“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的特點優勢,創新體制機制,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發展區域經濟提供難以複制的寶貴經驗。

  ——“雙城聯動”。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成為鵬城國家實驗室廣州基地,已引進首批7個專項科研團隊;廣州地鐵和騰訊共建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平台成功示範應用……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深聯動正不斷深入。2019年9月,廣州和深圳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等任務,並列出了包括廣深第二高鐵等27個重點合作項目(事項)清單。2020年,廣深兩地再次簽署科技創新、智能裝備產業、基礎設施等7項合作協議,兩地聯動發展進入新階段。

  如今,聯動周邊城市的廣深兩大都市圈建設,正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向更高層次、更深內涵、更寬領域的協同發展。廣州和深圳這兩個地區生產總值合計超過5萬億元的城市,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三地融通。全省內地與港澳聯營律師所已發展至15家,97名港澳律師在聯營所執業;1600多名香港專業人士通過互認取得內地註冊執業資格;68家港澳企業和256名港澳專業人士在自貿試驗區備案執業……粵港澳大灣區在人才培養、資格互認、標準制定等方面互相融通的成果不斷湧現。

  秉承著改革開放前沿之地的創新精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通過區分不同領域、不同情況,積極探索具體問題的“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逐步打破壁壘屏障,進一步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對於營商環境、城市治理等港澳領先、可以複制的,直接對接實現規則‘聯通’。對於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港澳領先、但難以直接複制的,加快構建接軌的制度體系,實現規則‘貫通’。對於執業資格、社會保障等由於管理方式不同形成的規則差異,則在充分協商基礎上實現規則‘融通’。”珠海市橫琴新區黨委書記牛敬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