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廖昌永再當“綠葉”,把舞台留給年輕人
http://www.CRNTT.com   2021-05-08 13:24:39


廖昌永和獲獎者們(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近年來,在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舉辦“中國藝術歌曲百年”音樂會已經成了廖昌永的固定動作,不同的是,前幾年都是他一人獨唱,近兩年改成了多人共唱,廖昌永也從舞台中央的主角,變成了為年輕歌者搭台的“綠葉”。

  5月7日晚,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牽手“第二屆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的獲獎者,在上音歌劇院獻上了“為你歌唱——中國藝術歌曲百年”(四)。

  音樂會上既有《幽蘭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點絳唇·賦登樓》等古典詩詞作品,也有《望鄉詞》《我愛這土地》等近當代作品,幾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是主角,廖昌永只在最後露面,獻唱了《幽蘭操》和《憶秦娥·恒山月》。

  現場還創新了表現形式,除了孫穎迪的鋼琴伴奏,還陳列了古色古香的桌椅、古韵古味的書畫,“琴棋書畫是中國古代文人的標配。相比西方的聲樂和油畫,我們的書法、詩詞和音樂的聯繫更緊密,讓抽象藝術和具象藝術結合,眼睛能看見,耳朵能聽見,腦子裡也能想見,這可能更有意思。”廖昌永形容。

  而至於為什麼將舞台留給年輕人,他說,自己的身份一直是雙重的,既是藝術家也是藝術教育家,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對舞台仍然是熱愛的,對音樂仍然是熱愛的,但藝術需要傳承。我很享受教師這個職業,它給我帶來的成就感和做演員不同,教師是從‘利己’到‘利他’的過程,很美好。”
2018年,在廖昌永的推動下,“首屆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在上海舉辦,並作為上海音樂學院的保留賽事每兩年舉辦一屆。次年4月,廖昌永將10位獲獎者帶到了“上海之春”,綻放光芒。

  2020年,由於疫情,“第二屆中國藝術歌曲國際聲樂比賽”沒能在線下舉行,而是邀請選手“雲參賽”。自10月啟動,比賽共收到6個國家共758人報名,有效人數755人,超過了第一屆賽事的588名。

  最終,來自意大利博洛尼亞音樂學院的王子祺斬獲頭獎,來自上海音樂學院的張功浩、來自美國茱莉亞學院的張小孟分獲二等獎,劉暢、劉哲、宋曉霞獲得三等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