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文藝評論既要言之有物也要傳之有道
http://www.CRNTT.com   2021-04-29 15:08:02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據光明網報道,4月26日—29日,第28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1·春季)在北京舉行。據悉,本屆交易會從電視劇藝術評論、選題規劃創作、影視工業化生產體系等角度舉辦5場高峰論壇,旨在提振行業信心,引領產業發展。

  作為此次交易會的系列論壇之一,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光明日報社文藝部、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承辦的“2021中國電視劇藝術評論高峰論壇”4月28日在北京舉行。論壇以“正本清源 守正創新”為宗旨,邀請電視劇藝術評論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聚焦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趨勢下電視劇藝術評論的新挑戰和新變化,共同探討新時代中國特色電視劇藝術評論的價值功用、評價標準、隊伍建設等議題,探索電視劇藝術評論新標準,引領電視劇藝術評論新風範,凝聚電視劇藝術評論新共識。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蘇在致辭中表示:“電視劇藝術評論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堅守藝術評論理想,擔當文藝評論的時代使命,要進一步加強、創新和推動電視劇藝術評論工作,引導精品創作,引領社會風尚,培養領軍人物。”

  光明日報社文藝部執行主任鄧凱、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兼藝術學部副學部長關玲出席活動並致辭,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主任楊乘虎主持此次論壇。

  融媒體環境下,電視劇文藝評論機遇與挑戰並存

  融媒體環境下,人們觀看電視劇的方式變了,電視劇藝術評論生產傳播的樣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評論,人人皆是評論家。然而,每一位主體的視角不同,發出的聲音是多樣的,有時甚至是喧囂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視劇的創作生產邏輯,甚至將部分創作引入“注重流量、數量卻忽略質量”的誤區。在論壇討論中,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俞虹指出:“媒介生存環境的變化導致媒介傳播所生成的生態環境的變化,在這樣的環境下,專家和主流媒體的聲音相對弱化了,整體的訴求或導向被混淆了。”

  在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周由強看來,在這種背景下,文藝評論更需要具有理論底蘊的引導,需要“邊界”和“標準”。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袁新文則認為:“要應對這樣的挑戰,主流文藝評論一方面要廣泛地聽取、借鑒、參考評價的聲音,同時也應該堅守自己的價值判斷和藝術標準,在眾聲喧嘩中保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彰顯主流文藝評論的專業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