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投生物醫藥投資:如何聚焦科技成果轉化?
http://www.CRNTT.com   2021-05-02 14:46:00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現階段在醫藥創新方面仍主要為模仿創新。陳凱先在前述研討會上談及,“建國以來,第一個階段可以講是跟蹤仿制階段,建國初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基本上是依靠仿制藥,生物藥則基本為零;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面臨一個重大轉折,推進新藥創新體系,這是模仿創新的階段。”

  尤其要提到的是中國於2008年啟動實施的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該專項旨在使中國從以仿制為主逐漸轉變為以創制為主,實現從醫藥大國到醫藥科技強國的歷史性轉變。專項啟動以來,截至2020年底,中國誕生了68個I類創新藥,新藥創制速度明顯加快。

  “重大專項是一座‘投資富礦’和‘金字招牌’。國投創業投資生物醫藥項目中,直接承擔重大專項研發任務的項目數量比重超過三分之一,投資金額接近一半,並圍繞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提供支撐的企業展開全面投資布局。”高愛民表示。

  陳凱先稱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為“成績斐然”。但他同時提醒,“藥是新藥,化學結構是新的,有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不侵犯人家的專利,但是它所依據的靶點、依據的作用機制還是人家先發現的,所以說從這一點來講是模仿的創新。”這也就是國內熟悉的“fast follow”。“未來希望能做到‘first in class’,由中國人先研發研製。”陳凱先表示。

  尤其在過去的4年時間裡,中國創新藥的實力“有了顯著提升。”這背後有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大批科學家回國創業、藥物監管工作改革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貢獻。

  據統計,2007-2017年中國創新藥“licence-out”數量總共19個,2018年9個,2019年9個。而2020年截至11月底,中國創新藥“licence-out”數量已超過17個。

  尤其引發業界震撼的是,2020年9月,美國生物制藥巨頭艾伯維公司(AbbVie)與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天境生物達成授權協議,跨國藥企首次以近30億美元的高價授權購買了中國自主創新的生物藥產品,刷新了中國創新生物藥的對外交易紀錄。國投創業投資的藥捷安康與LG Chem達成3.5億美元合作,位列2020年中國企業對外license-out的前十大交易。

  國投創業團隊總結道,過去5年來,我國本土生物醫藥創新無論臨床數量還是新藥獲批,都呈穩步上市趨勢。而新冠疫情發生後,全球生物科技研發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競爭的層面,資本加快流入,進一步加快了我國醫療健康產業創新創業的步伐。

  他們同時提到,未來中國的生物醫藥投資將向價值投資進一步回歸,“只有真正具有臨床意義和價值創造的企業才能維持產品價格體系。”而對於投資機構而言,則需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依靠認知的理性找到具有稀缺性的創新企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