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投生物醫藥投資:如何聚焦科技成果轉化?
http://www.CRNTT.com   2021-05-02 14:46:0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3月12日,榮昌生物宣布,全球首個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雙靶”一類生物新藥——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愛®)獲得國家藥監局上市批准。這也標誌著我國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新藥研發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高愛民認為,在生物醫藥火熱發展的同時必須冷靜地看到,創新藥的開發漫長且充滿挑戰,“一個新藥從開發到上市往往需要10-15年的時間,不間斷的資金支持是確保初創新藥企業不斷前進的核心要素”。

  總結目前的生物醫藥投資版圖,高愛民細數,新藥創制、安全性評價、模式動物、臨床設計、工藝放大等整個藥物研發的產業鏈已均有涉及,他認為串聯整個產業鏈有兩個好處。“第一,投資後可以借助產業平台為提供增值服務,為企業賦能;第二,這也有助於我們判斷早期項目的可行性,大幅度地降低風險。”

  全球角度下看中國的本土創新

  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是充滿不確定性的。顛覆式創新層出不窮,如何把握住浪潮?

  高愛民認為,國投創業生物醫藥投資要擁有全球視野,一只眼睛盯著全球各個大實驗室的源頭創新;另一只眼睛要盯著產業,著眼於產業整合,幫助已投企業做大做強,並積極探索國際市場的開拓和合作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