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思柱:綠色智慧是城市商業更新應有之義
http://www.CRNTT.com   2021-04-25 16:08:53


 
  張思柱認為,城市更新要跟高科技緊密結合,科技本身既代表一類產業,又能夠為城市更新事業賦能。例如,現在利用無人機、三維掃描結合地理信息,可以非常有效地把舊區現有建築地形圖完全準確地記錄下來,有了這樣的數字化技術基底,在此基礎上開展規劃,推敲方案,助力市政管理,這非常符合未來發展前景,也將吸引資本競逐。

  “目前的綠色建築、智能建築,會從更多的細微空間抓住更新改造的精髓,所有的更新改造最終是為了生活或者辦公的人服務。”張思柱說。

  有機更新就是要以人為本

  不久前一則英國的新聞引起了張思柱的注意,在倫敦Kilburn有一家擁有100年歷史的酒吧,2015年,它的所有者,一家開發商想重建一棟豪華公寓大樓,在未取得規劃許可的情況下將酒吧拆除,結果引發了當地5000多位居民的聯合抗議,最後政府做出了決定,要求開發商將酒吧一磚一瓦恢復原樣,經過6年的波折,這家寄托著當地居民感情的酒吧終於在今年還原了。

  “拋開違規因素,如果從城市更新的角度來看,很顯然開發商起初忽略了民間的聲音。我們應該重視居民的話語權和參與權,而不是完全由開發商或者政府主導,城市更新最終是服務於人的,人的需求應該被重視。”張思柱說。

  上海的一些商業更新,從歷史文化保護方面來說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後期的運營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張思柱認為,項目在立項、規劃的階段,就應該考慮廣泛調查和聽取目標人群和周邊人群的需求和意見,以免後期產生錯配。

  城市更新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張思柱認為這應該是貫穿城市更新行動始終的。

  張思柱告訴記者,在今年的上海“兩會”上,市人大代表孫軍建議,在城市更新立法中,確立公眾參與制度,制定操作性強的規定,在推進過程中,完善包括需求收集、意見反饋、監督評估和多元參與等機制,為科學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