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特色產業助增收 成為鄉村振興重要動能
http://www.CRNTT.com   2021-04-13 09:33:31


 
  為了鼓勵種植,全區83名支部書記,650名黨員帶頭擴種黃花,81名村幹部和能人創辦了黃花專業合作社,不僅自己種黃花,還通過土地流轉帶動貧困戶從黃花產業中受益,群眾種植黃花的熱情重新被點燃。當地還推動建設5萬畝標準化黃花種植示範基地,從種植到管護到加工處理,各個環節進行標準化改造。

  科技興農,小蘑菇提升附加值

  山東省鄒城市大束鎮釣魚台村,這個原本的產業空心村正在發生巨變。在釣魚台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建看來,是科技和產業的力量,為這裡注入了活力。

  翻撥蘑菇大棚的土壤,基本都是沙礫。“這沙地沒什麼肥力,存水也很差,以前種莊稼產量很低。”朱玉建說。鄉村振興專項資金到位,怎麼使用?鎮黨委政府經過多方考察,請來企業和科研人員把脈,最終決定在這裡投資建設香菇大棚種植項目。

  村裡與駐地一家食用菌龍頭企業合作,探索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企業+農戶”的運營模式。2019年11月,村裡合作社把第一期建設的20個大棚交給7家農戶承包經營,由企業派駐技術員提供技術指導,並回購所有香菇產品。僅第一季,村民朱紅偉承包的兩個大棚純收入就達到近4萬元。“種香菇很有賺頭,我現在還掌握了采收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對未來很有信心。”朱紅偉說。

  釣魚台村所在的大束鎮是遠近聞名的蘑菇產業小鎮,產業基礎雄厚,輻射帶動了不少周邊村的發展。前兩年,蘑菇超級工廠建成,在這裡,大部分生產環節實現了智能化、機械化,工人只需操控電腦就能完成“種植”。“目前,工廠可實現日裝瓶55萬瓶,年產值達4億元,每天有280噸金針菇從工業生產線上‘種’出來,截至目前已就地培養轉化900多名新型職業農民。”工廠負責人介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