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1936萬貧困人口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範圍
http://www.CRNTT.com   2021-04-02 14:35:57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人民日報消息,河北省康保縣土城子鎮朝陽互助幸福院裡,一出地方戲正在上演。65歲的李德大爺坐在小廣場的戲台前,看得津津有味,“自從住進幸福院,不愁吃、不愁穿,還有醫生給咱定期體檢,每天心情好,身體也越來越硬朗了!”李大爺的幸福生活,是我國兜底保障網愈加牢靠的一個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政部門以完善制度機制、聚焦特殊群體、助力重點地區攻堅等政策“組合拳”,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19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範圍,占全部脫貧人口的19.6%,脫貧地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不落一戶、不落一人”,建起牢靠的兜底保障網

  “多虧了低保政策,幫我們家渡過難關。”2018年,內蒙古赤峰市鬆山區當鋪地滿族鄉南平房村村民王貴軍因病致貧,鄉民政辦獲得信息後,第一時間入戶核實情況,並按規定將王貴軍一家三口納入農村低保範圍,每人每年享受4400元低保。穩定的保障措施幫助王貴軍一家緩過勁兒來。

  “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後一道防線。”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說,民政部門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綜合運用社會救助等保障措施,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努力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完善政策,兜住民生底線。

  53歲的李冬梅是吉林省通榆縣烏蘭花鎮太平村的低保脫貧戶。從納入低保,到收入增加實行“脫貧退出”,再到突發重病納入低保兜底“支出核減”,救助政策讓這個處於貧困邊緣的家庭實現穩定脫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