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1936萬貧困人口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範圍
http://www.CRNTT.com   2021-04-02 14:35:57


 
  強化臨時救助,確保急有所紓。

  2019年,貴州省納雍縣百興鎮老街村村民鄧書蘭接到孫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又喜又愁。“孩子考上大學是好事,可他爸媽已經去世,這學費從哪來?”憂愁之際,傳來好消息——民政部“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每年可資助1萬元助學金。孩子上大學的問題解決了,鄧書蘭別提有多高興了。

  “對於貧困群眾遭遇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強化臨時救助急難救助功能,開展先行救助,可高效快捷解決‘燃眉之急’。”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介紹,近年來,臨時救助制度成效進一步凸顯,2020年全國共實施臨時救助1341萬人次,同比增長46.1%。

  動員社會力量,確保困有所扶。

  聽說區裡招募志願者,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下埠鎮大陂村的柳定芳第一時間報了名。“我家2017年脫了貧。生活好了,我也想為有需要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經過考察和綜合評價,柳定芳如願成為一名志願者,負責探視巡訪本村6名困難老人。

  民政部門引導社會組織、慈善力量、專業社工、志願者參與脫貧攻堅,使兜底保障既有力度,更有溫度。脫貧攻堅以來,全國社會組織共實施扶貧項目超過9萬個,投入各類資金1245億元,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

  寫好易地搬遷“下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十三五”期間,全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喬遷新居。易地搬遷之後,如何實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