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香港學生談課程改革:一聽就知學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1-04-02 13:19:16


 
  曹杏華說,昨天《大公報》頭版關於通識科確立新名字的報道,自己作為一名中學生,很有感覺。她認為這次改革不僅是改名,包括文憑試的考試制度亦隨之調整,整個科目從內到外都有變化。對於網上有支持和反對的聲音,同學之間也有不同的看法,她直言感到有點迷茫,“如果一味要我們帶著批判性思維去看這些問題,還真不容易!”

  同學們向屈穎妍請教:“在這社會分化的年代,你是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寫出出色文章的呢?”

  屈穎妍直接回應,她讀書的年代並沒有“批判性思考”一詞,這五個字是建基於自己對事物的認知及相關知識才能做到,若對該事物的知識為零,那些批判只是“為批判而批判,那些思考根本不是思考”。屈穎妍又以新疆棉花問題為例,“大家一起批判一起思考,但是又對新疆的認識有幾多?新疆問題在哪裡?世界棉花爭奪的問題又知道幾多?”她說,見到一條題目要求批判思考時,首先要找出自己對該題的認識和知識,譬如新疆棉花,要先找出與新疆、棉花相關新聞資訊及書籍,認識後才能批判思考。

  屈穎妍認為,通識科的設計本身是有問題的,無知識、無常識,談何批判和思考?而通識原先是大學學科,中學階段應先吸收知識,待大學時便會懂得如何批判思考。她分享個人經歷說,女兒讀中四時曾問她一條通識題目,該題要求學生為《財政預算案》評分及評價好壞,“我都唔識答,僅僅兩日我都未睇曬整份預算案,何來識得評分和評論?就算睇曬又如何評論?我都唔掌握政府嘅理財策略”。她指出,這就是通識科最大的問題,從來無教基本知識,卻要學生批判思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校長許振隆,昨日帶著20多名校內少年警訊學生會員到《大公報》報社參觀,並參與這個分享座談會。出席的同學都贊成今次通識科改名和改革。

  八大改入學門檻 最低要求“332A”

  教育局昨日(1日)正式宣布,將高中通識科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大學校長會隨即發表聲明稱,自2024/25學年入學起,文憑試考生四個核心科目的基本入學要求,將由“3322”改為“332A”,即中國語文、英國語文科達到第3級,數學達到第2級的成績,以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成績“達標”(Attained)。八間資助大學開始陸續修訂2024/25學年聯招基本入學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