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自動駕駛決戰未來汽車制高點
http://www.CRNTT.com   2021-03-30 10:14:22


 
  3月9日,華為公開了兩項自動駕駛領域的專利,分別名為“自動駕駛車輛的人車交互的方法、自動駕駛系統”及“一種車道線信息的確定方法及裝置”。

  其中,“自動駕駛車輛的人車交互的方法、自動駕駛系統”專利申請日期為2019年9月6日。根據摘要信息,該申請涉及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種自動駕駛車輛的人車交互的方法,包括獲取駕駛員的腦波信號,並根據信號確定駕駛員的腦波活動狀態,進而控制自動駕駛車輛的駕駛狀態,駕駛狀態包括人工駕駛狀態和輔助自動駕駛狀態中的至少一種。該申請目的在於提升自動駕駛系統的用戶體驗度等。

  另一專利“一種車道線信息的確定方法及裝置”申請日期為2019年9月9日。摘要顯示,該專利適用於自動駕駛或智能駕駛領域。該方案將從地圖服務器獲取的車道線信息與檢測到的車道線信息進行融合,以此去除虛檢,找回漏檢,有助於提高車道線檢測性能,實現準確確定車道線信息,提高駕駛性能和安全性等。

  在此之前的3月5日,華為還公開了兩項相關專利,分別名為“一種激光雷達”及“行人再識別網絡的訓練方法、行人再識別方法和裝置”。

  當然,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上,並不只是互聯網企業的身影,不少車企同樣深入其中。

  時下,汽車產業已迎來新的巨變,“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電動化”成為業內共識。其中,頭部車企對“智能化”的熱情空前高漲,而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也勇於嘗試。

  在市場與產業的雙重驅動下,相關車企加大了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例如,老牌跨國企業豐田汽車計劃投入200億日元成立軟件子公司Woven,專注於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操作系統以及高清地圖等業務;國內的長城汽車也設立了一級部門“數字化中心”,囊括所有汽車數字化業務,包括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數字化營銷平台等;而奧迪、本田、廣汽、威馬等車企也都紛紛加速了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