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中國特色人口老齡化應對方略
http://www.CRNTT.com   2021-03-28 08:04:43


 
  應對與路徑

  文章強調,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央為此提出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是中央總攬全局、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綜合考量,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關鍵是通過深化改革,不斷提升勞動年齡人口勞動生產率,形成適應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這是老齡化社會保持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

  要看到,對於很多發達國家而言,人口轉變過程是自然的、無須政策干預的,因此人口老齡化也是一個漸進的、緩慢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資本和勞動相對價格的變化,依靠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機制,就可以形成與老齡化社會相適應的經濟增長方式。然而,中國快速的人口老齡化進程,大大壓縮了人口紅利的窗口期,很容易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共同對經濟發展形成衝擊性影響,而且難以通過自發的機制實現結構變化,必須輔之以經濟發展政策的干預和誘導。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重點需要把握:

  第一,推動勞動節約型技術的應用。老齡化社會對經濟發展的直接衝擊就是勞動力市場規模的不斷縮小,因此鼓勵勞動節約型技術的應用在經濟發展政策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勞動節約型技術的應用必須輔之以與老齡化社會相適應的再分配體系,才能真正實現提升勞動生產率為社會和諧發展服務的目的。否則,就會出現收入差距擴大、與老齡化相關的貧困加劇等不利局面。

  第二,形成與老齡化社會相適應的勞動力市場制度。在勞動年齡人口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推動形成更具彈性的勞動力市場和更廣泛的就業,對於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衝擊有著積極的作用。這一點已經被德國等很多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的經驗所證實。同時,還要針對女性勞動參與率不斷下降的情況,通過打擊就業歧視、補貼生育、加強托幼公共服務等措施,加大力度鼓勵女性的勞動參與。

  第三,盡快完善退休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延長退休年齡,既可以提高老年人口的勞動參與率,也可以緩解養老金支付的壓力。在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建立養老金領取彈性制度,即早領低水平、晚領高水平,既可以滿足不同勞動者的個性化需求,也可以更充分地開發有就業意願的老年人力資源。而從養老保障制度的改革看,要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全國統籌,提升基本養老金待遇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可考慮將現有制度整合成個人繳費相關的養老金、單位補充養老金、個人養老儲蓄等多個層次叠加的老年收入保障體系。同時,通過提高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不斷提高養老資源使用效率,增強系統的可持續性,從而更好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