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標誌著中國進入了新發展階段。 |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和批准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系統謀劃了“十四五”時期和到203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描繪了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
突出新發展階段的要求
人民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文章分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標誌著中國進入了新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是完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歷史宏願的新階段。《綱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分析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要求,明確指出:“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條件深刻變化,進一步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科學認識已有發展基礎。《綱要》指出:“‘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勝利完成,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台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在探空、探海、量子通信和計算等領域進入全球“第一梯隊”。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十三五”時期,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已經擁有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堅實基礎。
深刻闡釋發展條件變化。《綱要》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和產業格局,世界經濟低迷,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能源技術革新深刻改變全球能源供需版圖,國際經濟政治格局複雜多變,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中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
深入分析新機遇和新挑戰。《綱要》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從機遇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拓展了空間和路徑。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發展。從挑戰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中國發展的外部壓力增大。同時,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綱要》強調“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強調“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突出貫徹新發展理念
文章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出發,創造性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規律的新認識,科學回答了在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強調要“從根本宗旨把握新發展理念”“從問題導向把握新發展理念”“從憂患意識把握新發展理念”。《綱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體現了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的要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綱要》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提出“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指標設定上,《綱要》充分體現增進民生福祉的要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20個主要指標中,民生福祉類指標有7個,占比超過1/3。《綱要》還特別注重促進共同富裕,明確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並提出“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
堅持問題導向,充分體現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要求。《綱要》圍繞解決突出矛盾,作出有針對性的戰略和策略性安排,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針對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強,《綱要》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四個方面作出部署,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針對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綱要》對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等作出部署,更好促進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共同發展。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針對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人民群眾對優美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綱要》要求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針對國際環境深刻變化帶來嚴峻挑戰、中國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綱要》提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針對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綱要》提出健全國家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並就拓展居民收入增長渠道、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完善再分配機制等作出具體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