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用好實驗室 助力企業奔向“星辰大海”
http://www.CRNTT.com   2021-03-13 22:35:36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作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互為補充,更側重引領和帶動行業技術進步。

  “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如果用得好,人才、資源能力配得上,將助力企業奔向‘星辰大海’。”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超材料電磁調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若鵬用詩意的表達,闡釋科技自立自強背景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美好前景和責任擔當。

  出“硬招” 鼓勵企業支持基礎研究

  “2021年需要製造的超材料量將超過企業過去11年的總和,今年還要實現第三代超材料規模量產,第四代超材料也在緊張研製中。”劉若鵬說,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超材料電磁調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撐。

  2010年1月6日,以中鐵隧道局集團為依托的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建設。

  “現在,在‘上山、入地、下海’的超長隧道、超大斷面隧道、高水壓隧道的建設方面,我國更有底氣。”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洪開榮同樣認為,這與盾構實驗室的建設密切相關,“我們聯合相關單位開展系統性研究,實現了國產盾構/TBM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跨越。”

  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運行中,也遭遇過“成長的煩惱”。

  洪開榮坦言,企業重點實驗室所依托的企業,大都希望研究成果立馬見效,形成效益和利潤,因此,大多數投入給了應用技術研究,應用基礎理論與共性關鍵技術方面研究投入明顯不夠。這並不利於實驗室長遠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