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產業鏈供應鏈:堅持自主可控 確保安全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21-02-19 08:38:27


在新的形勢下,中國亟需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以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其中包括“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准施策,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中國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要求“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可見,如何扎實有效地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已成為當前事關中國經濟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應從多個方面抓緊研究和探索。

  全球產業鏈呈現分散化多中心化新趨勢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文章介紹,全球產業鏈的布局對各國參與國際分工的難度和收益、國際經濟增長的效率、各國的產業安全等都有重要影響。從經濟發展史看,全球產業鏈布局大致有集中化和分散化兩種。

  過去的全球產業鏈是往高度集中的方向發展的,背後主要是基於效率優先的邏輯。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益於不斷減少的貿易成本、不斷加快的運輸效率和總體安全的國際秩序,許多產品的生產不再像以前那樣主要在一國或一個經濟區內部完成,而是將生產的各個環節在全球進行布局。這種高度分工、全球密切聯繫的模式推動了全球經濟增長,中國也受益於這種分工邏輯,依靠擁有大量高素質勞動力、較低的綜合成本等優勢,迅速成為製造業的重要中心。但這種模式也存在一些潛在風險,比如一旦某一國的生產中斷,可能會造成全球工業停擺。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不少國家都經歷了生產中斷、供應鏈停擺的問題,開始警惕“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供應鏈風險,對產業鏈配置正從以前主要考慮生產效率轉向兼顧效率和產業安全的邏輯上來。對多數商品供給來源進行“備份”,以有效降低斷供風險,將是不少國家的優先選擇,全球產業鏈布局呈現分散化多中心化的新趨勢。

  中國產業鏈既有良好基礎也有安全隱憂

  文章分析,總的來看,中國很多產業具有基礎較好、配套程度較高等優勢。2020年,在其他很多國家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面臨生產能力大幅度下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受重創的情況下,中國能夠很快恢復生產能力,並為很多國家提供防疫用品和日常用品,為穩定全球經濟作出了貢獻。

  中國生產快速恢復的背後,是國內產業發展具有堅實的基礎條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很多產業都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已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節點,湧現出了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製造基地和產業集群,成為全球重要的生產製造中心。

  但也要看到,在全球產業鏈重構和大國博弈的背景下,中國產業鏈不穩、不強、不安全的隱憂也顯現出來。

  全球產業鏈分散化多中心化的趨勢加大了中國產業鏈“不穩”的挑戰。這一趨勢有可能會提升其他國家的生產能力,減少中國的出口需求,並顯著加大中國產業對外轉移的壓力。

  同時,面對個別發達國家的打壓,中國產業鏈“不強”的問題也凸顯出來。近年來,中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穩定提高,說明中國產品的綜合國際競爭力仍然較強。但深入分析可以發現,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主要源自於規模經濟和效率優勢,而真正擁有核心技術、其他國家不能生產的產品卻相對較少,也尚缺乏特別具有品牌優勢的產品。因此在新的形勢下,中國亟需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以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而且,近年來產業競爭成為大國博弈的重點領域,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面臨著“不安全”的新問題。隨著中國產業開始向中高端升級,一些發達國家認為中國產業與他們的產業關係正從“互補型”向“競爭型”轉變,開始對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進行圍追堵截,採取了包括限制供應、技術脫鈎等一系列手段,使中國不少產業的供應鏈安全面臨新挑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