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產業鏈供應鏈:堅持自主可控 確保安全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21-02-19 08:38:27


 
  重點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文章指出,全面提升中國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解決不穩、不強、不安全的問題是一個綜合性任務,需要區分輕重緩急、突出重點。其中,增強自主可控能力無疑是“十四五”時期較為緊迫的任務。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指的是,在面臨外部(主要是國外)產品、零部件、技術等供應受限時(疫情、地震或貿易摩擦等多種原因都可能導致出現這種情況),還能夠依靠國內穩定運行的產業鏈供應鏈提供相應產品和服務,從而能夠滿足國民經濟運轉的基本需要。而若重要產品的產業鏈供應鏈不能自主可控,一旦被發達國家“卡脖子”,就有可能會產生國民經濟的“窒息”,那麼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就會處於不安全的境地。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重點關注對國民經濟穩定運行有重要影響的關鍵產業。國民經濟產業門類眾多,對國民經濟安全性的影響有很大差別,各產業鏈供應鏈受限的短期和長期影響也不一樣。我們最應關注的是一旦受限就會影響國民經濟安全運行的核心和關鍵產業,不需要也不能夠將產業範圍泛化。另外,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重在強調“能力”,重在外部供應受限時還能依靠國內的力量保障經濟的基本運行,因此自主可控並不等於全部國產化。以集成電路為例,如果實現技術突破達到自主可控以後,很大的可能是中國還會進口一部分,也出口一部分,也就是說,自主可控與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並不矛盾。

  依托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自主可控能力

  文章分析,中國在絕大多數產業的中低端環節都具有很強的生產能力,目前的短板主要體現在高端環節上。產業鏈高端產品的發展規律與中低端產品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中低端產品技術成熟,主要競爭點在成本和價格上,而高端產品往往對價格不敏感,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技術上。因此,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特別是發展高端產品,必須探索新路子。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恰恰有與之相契合之處,應緊緊依托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一方面,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可以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供重要的市場需求空間。許多高端技術和產品,在剛研發出來的時候都需要有實際應用的機會,才能不斷迭代提升。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意味著關鍵需求要能夠以國內供應來滿足,無疑可以為高端技術和關鍵產品提供市場需求空間。產業鏈中的大企業也應增強備份意識,釋放一部分需求,採購使用國內生產的零部件、原材料,給國內產品應用和提升的機會。

  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同樣有利於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關鍵產品、高端技術往往市場空間有限,雖然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也不可能實現全部產品都自主生產。這既不必要,也不經濟。在擴大對外開放中,引導關鍵產品的國際供應進一步分散化,多來源化,同樣有利於提高中國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還要看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要把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作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否則,一旦遇上重大突發事件導致國內產業鏈中斷,無論是國內大循環還是國際大循環都可能會受到嚴重衝擊。只有切實提高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確保安全穩定,才能更好構建新發展格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