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培育珍品助蔗農增收
http://www.CRNTT.com   2020-11-21 09:59:07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據新華社報道,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城縣的35畝試驗田裡,甘蔗葉在陽光下伸展著,一片翠綠。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柳城綜合試驗站站長、柳城縣甘蔗研究中心高級農藝師盧文祥蹲在田間地頭,查看甘蔗長勢、檢測糖分,忙得不亦樂乎。

  自從與“甜蜜事業”結緣,盧文祥20多年痴心研究甘蔗,培育出高產、高糖、適應性強的桂柳05136等多個甘蔗新品種,助力廣西制糖產業增加產值數十億元,帶動眾多蔗農脫貧增收。

  “要‘帥才’不要‘將才’”

  59歲的盧文祥穿梭在甘蔗地裡,背了20多年的背包裡裝著他的育種“三件套”:一把砍刀、一個糖分測量儀和一個取樣器。他要從4萬株甘蔗種苗中挑選“帥才”。“‘將才’可能有一批,而‘帥才’可能只有一個,甘蔗育種就要挑‘帥才’。”盧文祥說。

  “我們柳城旱地很多,到了收獲季節雨水又多,玉米、黃豆這些農作物都不適合。”盧文祥說。20世紀90年代初,許多農民面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甘蔗是較為“穩妥”的選擇。自那時起,他便開始了甘蔗科研路。

  “你看,這個品種長勢好。”在試驗田一片甘蔗種苗前,盧文祥停下腳步,拿出工具鑿取甘蔗汁,放入測量儀中,“糖分17%,而一般品種也就13.5%。”這根甘蔗,是盧文祥及其團隊歷時10餘年選育出的糖料蔗雜交品種桂柳05136。

  目前,廣西食糖產量占全國總產量六成左右,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糖罐子”。過去廣西種植的甘蔗大多從外地引進,新台糖22號是主要品種之一,但在柳州等地,其抗霜性不強的弱點漸漸顯露出來。“甘蔗品種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不少引進品種一兩年就被淘汰了,對蔗農是一種傷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