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培育珍品助蔗農增收
http://www.CRNTT.com   2020-11-21 09:59:07


 
  2003年,盧文祥開始進行甘蔗品種自主選育。甘蔗雜交育種並非易事,高產、高糖、抗旱、抗寒、抗倒伏等20多項農藝性狀決定著品種優良程度,且甘蔗基因體系複雜,雜交後代廣泛分離,按照傳統方法,育成一個甘蔗品種要10至15年。

  不斷尋找滿意的品種材料,選配雜交組合,在幾萬株甘蔗苗裡挑選最優性狀,再與別的雜交組合進行比較……反覆的試驗,一直不間斷地觀察和耐心等待,盧文祥在一片翠綠中尋找“帥才”,而他則是“伯樂”。2014年,桂柳05136通過試種鑒定,開始更大範圍推廣。

  “相對於一些老品種,桂柳05136畝產增加、糖分提升,抗寒性也更加優良。”盧文祥認為,要把甘蔗種苗交給農民評定,群眾是否認可,是育種成功與否的最直接考量。

  目前,他培育出的桂柳05136已占廣西甘蔗種植面積的30%左右,助力廣西制糖產業增加數十億元產值。

  盧文祥的育種事業一刻沒有停歇。他說:“科研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他把甘蔗地當家”

  “人要帶著感情做事,做科研更是如此。”盧文祥幾乎一輩子與甘蔗相伴,基本沒有節假日、雙休日的概念,家中大小事務都交給愛人,他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觀察研究甘蔗上。

  1999年,柳城縣遭遇了一場嚴重霜凍災害,甘蔗大幅減產,蔗農受損嚴重。“一畝地大概少收一噸甘蔗,剖開甘蔗,裡面都變質、變酸了。”盧文祥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定下一條“準則”:甘蔗育種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選育適合本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的甘蔗品種,是盧文祥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