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媒:“死亡醫生”入選拜登防疫專家組
http://www.CRNTT.com   2020-11-12 15:09:28


 
  正如這篇文章的標題“為什麼我希望75歲時死”,伊曼紐爾這篇文章更多是在談論他本人的人生觀。根據文章的大意,他認為到了75歲以後,人的各項身體機能都會有所退化,導致生活質量大大下降。伊曼紐爾認為,在面臨這種狀態之前就“恰好去世”,也是一種“幸運”。

  或許是知道這個話題可能會引起許多爭議,伊曼紐爾在文中多次強調,他談的更多是他本人的“期待”,至於最終自己能活多久,還是應該順其自然。

  福克斯這則報道雖然有玩弄文字遊戲之嫌,但對於宗教情緒較為強烈的部分美國民眾來說,這篇報道攻擊的點其實並不算造謠。這部分網民認為,生命長短取決於“上帝的旨意”,作為“凡人”談論這個事情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冒犯”。

  除了宗教情緒外,另外還有幾類針對伊曼紐爾的反駁。一位評論者指出,即使按照伊曼紐爾的原文,所謂“75歲死”的論調也是建立在對生活能力下降的厭棄上,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身患重症的殘疾人也飽受類似情形的折磨。

  這位強調自己讀過伊曼紐爾原文的評論表示,這篇文章是對殘疾人及其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群體的“蔑視”和“不尊重”。

  一位醫學生也不贊同同為醫學專家的伊曼紐爾做出類似的表態,認為功利性地看待“生死”不符合醫學倫理。

  另外,筆者查閱伊曼紐爾在其他場合的發言後發現,如今批評他的聲音並不算“冤枉”了他。比如2019年,著名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曾記錄了一段伊曼紐爾和記者的對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