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十四五”將鋪開協調發展新畫卷
http://www.CRNTT.com   2020-11-09 11:00:24


 

  而除了存量建設外,王福強表示,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中心發展也是“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建議》提出,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城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城市數量從2006年的68個增長到91個;城區人口超過400萬的城市從2006年的11個增長到19個。同時,2018年,30個都市圈的城鎮人口淨增量占全國淨增量的73%。而都市圈裡,有70%人口增量集中在外圈層,都市圈已經成為我國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地域空間。

  區域發展和城鎮化

  將拓展中國經濟增長空間

  業內人士表示,不論是區域協調發展,還是新型城鎮化,都將拓展中國經濟的增長空間。劉雲中表示,“區域空間”也是“發展空間”。從區域發展來看,中西部地區發展有巨大的潛力,而城鎮化也將是中國最大的內需所在。

  王福強表示,我國區域發展經歷了由點及面、由不均衡到逐步均衡發展的過程。區域發展的重點片區集聚相關要素,率先實現自身發展。之後,通過輻射、帶動後發區域,實現臨近區域、邊遠區域的梯次發展,最終實現整體的協調發展。而這在當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將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成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而通過新型城鎮化帶動消費,也將進一步帶動經濟的增長。王福強說,當前經濟發展的空間形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體空間形態。無論是區域發展還是新型城鎮化建設,都會催生出中心城市和巨大型城市群。它們吸引了海量的新增人口,產生了住房、交通、日常消費、教育醫療等各類需求。這類需求,不僅有新增城市居民的傳統需求,也有既有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既有對國內產品的需要,也有對國際高品質產品、服務的需求。需求側的強勁,將直接帶動供給側的發展。需求側供給側的相互配合,直接支撐了區域的整體活躍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