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驱动国內国际双循环
http://www.CRNTT.com   2020-10-30 09:03:56


形成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內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和环境的长期战略抉择,而非仅仅是应对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的短期策略決策。
  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強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內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新发展格局決不是封闭的国內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內国际双循环”“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对经济全球化、国际大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联通和交往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沈铭辉文章表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冲击之时,中国仍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因为我们坚定地认为,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纵观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始终朝著更高效率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的演进史。随著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从自给自足逐步发展到专业化分工,分工也从家庭之间逐步发展到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乃至发展到全球价值链之间,並因而衍生出国际金融与投资的发展。这一演进过程並非偶然,而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它代表著更高的效率和生产力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和个别国家的保护主义都不可能打破人类社会演进的主旋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让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地为国內国际双循环发挥驱动作用,就是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

  文章分析,形成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內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和环境的长期战略抉择,而非仅仅是应对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的短期策略決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加工製造的各类工业制成品供给全球市场,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並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这一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对外部资源和市场的依赖性大,一旦出现技术“卡脖子”、能源市场动荡或主要经济体危机,外部输入性冲击对內部经济、金融的影响很大。

  近年来,随著外部环境和中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內需潛力不断释放。这主要来自以下原因:

  其一,外部市场的逐步饱和。这些年来,中国凭借自身強大的生产能力成为製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在世界各国进口来源地的排位也快速攀升。但外部市场份额增长是有极限的,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出口市场已近饱和,新市场的开拓又有待时日,快速成长且有巨大潛力的国內市场理应成为消化中国产能的重要力量。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面临实体经济复苏困难等问题,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一时成为一些国家转移內部矛盾的有力工具。这股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逆流未来仍将持续,中国製造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可能在较长时间內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在经受了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后仍保持足夠韧性和活力的中国內需市场,理应成为动荡环境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其三,国內要素价格的变化。“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作为经济增长主导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能持续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到生产之中,这也是一段时间內中国参与全球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之一。但是,随著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在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的比较优势有所削弱。

  其四,环境和资源约束趋紧。服务外部市场的生产活动是中国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主要原因。为应对环境承载和资源枯竭的压力,全面加強生态环境保护、坚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近年来中国的重大任务,这也意味著原有以资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贸模式必须做出改变。而且,中国有足夠的潛力和能力形成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內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