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推西部大开发 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0-10-07 15:17:27


  中评社北京10月7日电/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就是进一步打通国內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运行的“血脉”,推动国內特别是西部地区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这对促进国內大循环来说不可或缺。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进程中,随著各省份进一步突出比较优势,加快错位发展,西部地区在国际循环乃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

  加快形成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內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黨中央基於国內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贯穿整个“十四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西部大开发将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印发,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基本遵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时间上存在长期的重合,在战略上相互叠加,互相支撐。

  《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並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笔者认为,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就是进一步打通国內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运行的“血脉”,推动国內特别是西部地区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这对促进国內大循环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尤其农村地区,交通仍然是制约发展的最关键问题。随著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将不断加大,西部地区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的流通循环将进一步打通,这也有助于更好地畅通国內大循环。

  目前,以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重大项目投资为主的“两新一重”投资,在西部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发展前景广阔。在未来“两新一重”投资的大力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将有效支撐约3.5亿西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並带动居民消费规模不断提升,进而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下良好基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