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論邏輯與目標取向
http://www.CRNTT.com   2020-09-03 09:04:16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選擇

  文章指出,一個國家參與國際經濟循環可以分享國際分工的紅利,但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即國際貿易要自由。若國際貿易不自由,即便兩個國家有自己的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也不會形成分工。這就提醒我們,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重挫全球貿易、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時,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目前中國已經具備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體的基礎條件。從生產供給看,中國具有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供應體系,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從消費需求看,中國有14億多人口,人均GDP達到了1萬美元,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4億人,規模居全球第一。

  不過從全球產業鏈看,中國目前尚處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中低端位置,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產品仍高度依賴進口,如高端數控機床、芯片、光刻機、操作系統、醫療器械、發動機、高端傳感器等,存在“卡脖子”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特別是在當前特殊形勢下,中國企業不僅難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而且連以前能夠引進的也變得困難重重,甚至出現了“斷供”。

  基於這種現實,當務之急是要加快推動中國產業向全球產業鏈的高端延伸,進入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營銷服務等高端環節,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重新構建並主導全球創新鏈。為此,一方面,要加大財政投入,強化基礎研究,集中力量補短板;另一方面,要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的科研攻關,化解“卡脖子”技術問題。同時要建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以科創板為龍頭激活全流程創新鏈條,為突破“卡脖子”技術、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注入資本動能。

  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必須堅持以消費需求帶動投資需求。投資只是中間需求,消費才是最終需求,若消費需求不足,擴投資只會形成產能過剩或產品庫存。從結構均衡看,以消費牽引投資,最大好處是供給可以更好滿足需求,避免結構失衡。與此同時,擴大投資應堅持用下游投資帶動上游投資。比如,鋼鐵業是製造業的上游產業,製造業則是鋼鐵業的下游產業,增加製造業投資,無疑可擴大鋼鐵業的投資需求。

  在擴大開放方面,我們應把握三個原則:第一個原則,積極進口國外的絕對優勢產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指出,中國應“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這裡的特色優勢產品,就是其他國家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擴大進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可以充分利用他國的優勢,降低國內消費成本,提升人民福祉。同時,通過擴大絕對優勢產品進口,替代和淘汰國內落後產能,有利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二個原則,擴大出口中國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對一個國家來說,對他國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也是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由此看,要參與國際經濟循環,中國應優先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貿易對象主要是歐美國家,可相對於歐美國家,中國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並不多,而且近年來歐美國家紛紛設立各種技術壁壘,中國紡織品、服裝等具有絕對優勢產品的出口也受到了限制。面對越來越多的出口限制,我們必須盡快調整出口方向。

  第三個原則,將中國比較優勢產品變為絕對優勢產品出口。事實上,一國的絕對優勢總是相對的,中國某些產品對歐美國家並不具有絕對優勢,可對有些發展中國家卻具有絕對優勢。因此在出口國的選擇上,我們不能局限於歐美市場,而應根據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選擇出口對象,應重點依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動加強經貿合作,變比較優勢為絕對優勢,積極開拓新的國際市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