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商業邏輯主導西方慈善事業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悠然
慈善事業對社會的貢獻不容置疑,但運作機制常常不為大眾所知。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社會學教授、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凱瑟琳·米切爾(Katharyne Mitchell)近日在文化網站“萬古”(Aeon)發文提醒,當代西方慈善機構大多具有市場導向性,透明度和問責性不足,這對慈善事業造福社會的使命與效果造成不利影響。
20世紀慈善強調自利
現代西方慈善事業與強調個人自利(self-interest)和責任的新教思想起源於16—17世紀的歐洲。個人辛勤工作、注重效率和生產率,是一種以自助(self-help)為指導原則的總體世界觀的一部分,它將責任從群體轉移到了個體身上。在後來的幾個世紀裡,群體責任被視為對個體自主性的破壞。
據米切爾介紹,20世紀初,美國慈善事業在匯集多種觀點的熔爐中成形。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石油、鋼鐵、鐵路企業創立者和所有者積累了空前的財富。企業家將其商業敏銳性運用於施予行為,決意使慈善活動與商業活動一樣高效和成功。他們利用自己的商業知識、資金和人際網絡,採用現代化的、“科學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向接收者灌輸自利觀念,鼓勵接收者培養個人自主性,並通過自我改善,成為模範勞動者、模範公民。這一時期的慈善事業依靠來自商業世界的現代化方法,強調戰略性施予和效率,反映出對自利和自助的重視、對依賴關係的厭惡,以及對人力資本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