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專業面前 高校和考生都應保持冷靜 
http://www.CRNTT.com   2020-07-28 11:44:52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近年來,隨著社會對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行業需求的不斷增加,不少高校紛紛設立新的專業。近日,一項針對2004名受訪者的調查結果顯示,9成的受訪者看好新專業的發展,超過8成的受訪高考生願意選擇新專業。受訪者中,80%為在校大學生和本屆高考生。

  高考生熱衷新專業,有多少結合自身個性、興趣進行理性規劃?有多少是追求時髦、盲目跟風?從近年來考生填報志願以及入校後的學業發展看,由於盲目跟風逐熱,不少學生進校後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一專業。而且,學校一窩蜂地開設所謂熱門專業,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由於開設同一專業的高校多,招生人數多,當辦學缺乏特色、社會需求不如預期,“熱門”轉眼就成“冷門”。

  “新專業就是熱門專業”,不少高校會這樣宣傳,而且也會援引一些調查數據來說明。如近日就有一份關於新職業就業的調查結果顯示,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需求規模龐大,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無人機駕駛員、電子競技員、農業經理人等人才缺口近千萬。值得首先發問的是,這些數據是否準確。如果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就可能出現人才培養規模超出社會需求的情況。這一問題,在過去20多年裡已反覆發生過多次。

  高校舉辦新專業,不能一哄而上。首先要有明確的辦學定位,並堅持辦學定位。通常,進行通識教育的高校,應以能力為導向辦學,這類高校不宜緊跟社會需求調整專業,開設就業形勢好的專業,而將對國家、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但就業形勢不好的專業砍掉。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誤將大學辦成了職業培訓所。對於開展職業教育的高校來說,則要以就業為導向辦學,緊跟社會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