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海外高校文憑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http://www.CRNTT.com   2020-07-16 10:28:12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2020年,一場疫情讓海外留學何去何從成了問題:疫情之下還要留學嗎?去哪個國家安全?讀這個專業有用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專家說,留學可能更看重的是不一樣的文化體驗。那麼,海外高校文憑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真的能為就業帶來很大幫助嗎?

  花200萬元留學,回國每月底薪2000元,值嗎?

  杭州女生小林,家境不算富裕,高中畢業時身邊選擇留學的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學霸,去國外深造,追求更廣闊的發展平台;第二種是家境比較好的同學,父母不甘心讓他們考一個國內普通大學,孩子的留學生身份會讓家長們得到一種安慰。

  小林的父母認為,與其讓她考一個普通的國內大學,還不如去國外闖一闖。對於學得焦頭爛額的小林來說,這也不失為一個避開高考的好機會,於是成功申請到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讀書。當時要求60萬元人民幣存款凍結半年,每年還需約30萬元人民幣的學費及生活費開銷。她父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賣掉家裡唯一住房供她去澳大利亞留學。

  但是,因為選擇了當時很火但是自己不擅長的金融專業,小林掛科被學校勸退。後來再轉校之後多讀了兩年。這6年共花費約200萬元人民幣,小林回國後專業能力欠缺,人脈資源不夠,只好暫時選擇了“無工作經驗,2000元底薪,其餘靠業績提成”的工作。

  這個看起來反差巨大的數字,不禁讓人思考:留學的成本和回報到底該怎麼計算?接受教育的成本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經濟投入和時間投入。絕大多數人在考慮留學投入時,思考的多是前者。

  經濟和時間投入當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也需要考慮,如果你沒有出國讀書,而是靠國內的文憑找一份工作的話,這幾年本應有的收入。當然,這還沒有包括跟家人、朋友長期分別的孤獨感、國外生活缺乏社會關係支持等很難量化的“精神支出”。

  很多人都是用工資作為基數,去計算多少年能收回留學成本,從而評判這筆投資到底值不值。比如,200萬元人民幣投入,產出每月2000元人民幣底薪,幾十年才能回本,怎麼看都不能說值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將近一半的留學生,回國後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月薪多低於6000元。這不是“穩賠不賺”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