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爆款基金能有超額收益嗎?投資需量力而行
http://www.CRNTT.com   2020-07-12 12:02:15


 

  爆款基金產品的業績不盡如人意,有諸多原因。劉亦千認為,有的爆款基金募集規模過大,會導致基金經理部分策略失效;有的基金發行時間點不好,拖累基金產品業績;還有的基金經理頻繁更換,市場熱點發生切換,導致部分行業主題基金業績落後。

  陳東認為,爆款基金往往產生於較為確定的牛市行情中,而縱觀過去幾次牛市,在市場過度樂觀之時,風險也在慢慢浮現。因此,100億元規模的基金熱銷,並不意味著一定有賺錢效應。很多非專業投資者在不了解自身風險偏好與基金特點的情況下,盲目追隨爆款,結果往往可能不及預期。因此,投資者絕不能隨意將爆款基金與理想收益畫上等號,切忌盲目投資。

  選擇基金量力而行

  “爆款”僅僅是一個評價規模與銷售情況的指標,通俗地說,就是基金銷路好。但投資者切記:銷路好、規模大,不等於業績好,更不一定有利於基金經理進行資產配置。

  “理由很簡單,如果是普通規模的基金,基金經理資產配置相對容易,僅需選擇少數‘獨門股’買定離手就好。但若是100億元以上大規模基金,受限於體量巨大,可大規模配置資產有限,不可能僅盯著一兩只‘獨門股’操作,也不大可能採取單一的投資策略,必然會考慮配置其他類別資產或應用其他策略,這對基金經理的配置技術是較大考驗,也給其維持長期穩定的業績帶來不小壓力。”金牛理財網分析師宮曼琳說,細數A股歷年權益類基金業績冠軍,往往集中在中小型規模的基金產品中,真正取得規模與業績“雙料冠軍”的產品與基金經理鳳毛麟角。

  劉亦千也認為,投資者應慎重選擇爆款基金產品,理性決定交易時機與持有時期。明星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不能代表在未來能取得超額收益;爆款產品業績差異化明顯,投資者應理性選擇基金,而不能盲目“追星”。此外,投資者不能跟風追隨市場走勢,尤其避免在市場高點非理性購買基金產品。最後,投資者應養成長期跟蹤與持有的良好投資習慣。

  對於基金管理公司來說,應避免過於依賴“造星”策略以及追隨市場熱點。在銷售基金時,需全面展示基金經理業績,更需慎重對待品牌聲譽;監管部門則應當持續加強對基金行業的監管,敦促基金行業合理髮行優質產品,提醒投資者避免非理性搶購爆款基金產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