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範淵凱:探尋規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有效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0-06-28 11:38:39


 

  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互聯網金融倫理的建設,不僅需依靠不斷加強從業自律,也有賴於對行為個體的外部約束,因此需抓緊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同時加強監管。具體來看,需構建現代化的金融信用體系,應在傳統金融規範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互聯網金融交易虛擬化、信息化等特點,逐步建立以誠信、高效為核心的現代化金融信用體系,為交易活動創造良好的誠信環境;需制定互聯網金融倫理規範體系,互聯網金融平台要開展交易支付、眾籌融資等其他業務,需通過監管機構的精准評估,包括資金安全、利率控制等方面,嚴格控制牌照發放;需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有效監管,統籌監管系統重要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統籌負責金融業綜合統計,形成內部教育和外部監管的強大合力,確保金融系統良性運轉。

  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近年來,不少互聯網金融機構為追求短期回報,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和服務力度不足,“脫實向虛”問題較為嚴重。要深刻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生存發展之道就在於服務實體經濟,脫離了實體經濟,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作為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互聯網金融必須回歸本質,努力成為實體經濟融資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通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雙邊成本、推動業務升級、創新消費模式等措施,幫扶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有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促進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還需大力整治“資金空轉”等亂象,無論是完善制度、創新產品還是優化結構,都應積極滿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以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服務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為旨歸。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現實地看,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准入門檻相對較低,金融脫媒現象較為嚴重,金融機構及從業人員的道德風險加大。互聯網金融相較於傳統金融具有一定的隱匿性,當行為主體在網絡空間中面對“利他”與“利己”的選擇時,極易陷入“經濟人”與“道德人”的衝突。同時,技術複雜、模式多元、主體分散等因素,使得互聯網金融活動的監管難度加大、風險管理複雜。對此,需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一個有效有力的重要抓手。互聯網金融機構要在加強外部監管與完善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固本培元,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要扎扎實實抓好黨的建設,加強紀律教育,加強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並將其貫徹於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始終,使金融機構及從業人員更好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加強從業自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