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職業教育在城鄉融合發展中大有作為
http://www.CRNTT.com   2020-06-02 11:51:56


 
  城鄉融合發展需要的人才主要包括新型職業農民、農業技術型人才和城鄉管理型人才,特別是急需培養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截至2018年底,農業高職院校農業類專業點有1695個。從專業布點看,高職前三位是園林技術、畜牧獸醫、園藝技術,中職前三位是農村經濟綜合管理、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現代農藝技術。此外,職業院校還開設有大量實用性管理類專業,這些專業恰恰符合城鄉融合發展的人才需求。

  近年來,職業教育不斷適應社會變化和科技進步,專業設置也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延伸,增設了休閑生態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和檢驗、農村電子商務等新專業,服務於農業產業的整個產業鏈,極大地提升了服務城鄉融合發展的能力。

  再其次,職業教育服務城鄉融合發展有經驗。

  面向“三農”、直接服務農業生產和鄉村治理是職業教育社會服務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院校緊密圍繞“精准脫貧”“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各盡其能,各顯特色,取得了重要實踐經驗。

  積極開展農村實用人才技能培訓,以農業示範園、校外實訓基地等為載體,實施各類技術培訓服務。如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以“送教下鄉、智力進村、技能到戶”為特色的實用技術培訓,覆蓋到全疆的814個縣市34個鄉鎮40個村,累計培訓3.5萬人次,幫助一萬餘戶農牧民實現脫貧。

  積極開展鄉村治理和致富人才培訓,以培養“村官”和致富能人為突破口,促進農民致富。如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從2008年起率先啟動新農村建設村級帶頭人和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項目,著重培育具有新思維、新方向、新動力的“村官”和創業致富帶頭人,以點帶面推動新農村建設,覆蓋了湖南省1/3的農村地區。

  積極開展科技服務和推廣工作,幫助推動農村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融合發展。如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啟動一百多項科技研發項目,直接幫扶農民增產增收,幫助濱海縣陳濤鄉實施白鵝養殖項目,實現產值1.5億元,收益2000多萬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