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墨:疫情下的公共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20-04-25 10:35:07


 

  日本擁有一億三千萬人口,80%是中產階級(中間階層)。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幾近五十年,這部分中間階層對中國的了解仍然不多。這些人極容易被誘導,兩國之間出現(糾紛)問題,或者保守人士發表什麼意見,他們就會出現搖擺,並最終決定日本輿論走向。因此,增進與中間階層的互相了解十分重要。



  安倍夫人到北大交流這件事很容易引起中國人好感,因為中國人以北大自豪。但中國領導人去東大或者早稻田去交流,也許就得不到同樣的效果,因為,這些一流大學離普通日本人很遠,與優等生們的交流並不會引起普通市民的共鳴。所以,親民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二、公共外交在日本的基礎

  民間交流在兩國建交前曾經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民間交流對於中國來說其實是政府行為,是政府主導的公共外交,所以說,中日關係其實是在公共外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隨著中國經濟地位的提高,對日本的公共外交形式必須進行調整。過去民間交流主要借助日中友好人士、友好團體或者友好貿易等方式,日本有七個日中友好團體,這些團體的人員一直存在階層固定、思想固化的問題。友好人士與中間階層缺乏溝通,而且這種溝通是日本人自己無法做到的,這需要中國方面下功夫。

  最近日本缺口罩,馬雲捐贈口罩在中國幾乎盡人皆知,但日本百姓知道的人卻很少。我也只在朝日電視台聽到過一次,是一個評論家批判政府時提到的,她說馬雲指名捐給二階俊博,那麼與自民黨關係不好的人就可能拿不到。日本人是分階層的,不同的人群支持不同的政黨,所以,公共外交的對象應該細化,方法也應該細化。現在自民黨疫情應對不力,呼籲安倍下台的人很多,面向政府的捐贈就可能引來自民黨反對者的不快。媒體也代表不同的階層,所以,捐贈有時不僅可能得不到宣傳,甚至還會遭到批判。

  因此,要建立新型中日關係,新時期公共外交的具體做法要與以往民間交流不同。統一戰線的對象要進行調整,以誰為基礎,怎樣擴大。讓更多的人直接從與中國的交往中獲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