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AI時代,人工智能治理病蟲害成大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20-04-16 14:11:07


 
  事實上,國內外對病蟲害治理的智能化已經做了多年探索,研制的智能化裝備也多種多樣,可以根據病蟲歷史發生情況,結合天氣變化趨勢、土壤溫度、特定的遙感圖像及其他影響因子,通過特定算法,模擬病蟲害發生情況。可以及時對特定區域害蟲入侵情況進行檢測和預警。有的智能設備使用高光譜遙感圖像、田間傳感器,根據歷史發病信息及天氣情況為用戶檢測、預測作物健康狀況。用戶可以通過移動客戶端方便地查看作物健康狀況,極大地降低了用戶上手的門檻。通過預測,每個生產季,農藥投入可以減少50%,同時因病蟲害引起的減產可以降低20%。

  今年5月1日起將施行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依法推廣應用,普及應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推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智能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吳孔明等專家認為,《條例》的實施必將催生病蟲害防治智能化熱潮。

  智能化管理病蟲害

  專家介紹,農作物病蟲害智能化管理,就是通過遠程信息傳輸的方式所的進行病蟲害監測數據反饋系統。它主要利用物聯網技術、模式識別、數據挖掘和專家系統技術,實現對設施農業病蟲害的實時監控和有效控制。平台一般包括物聯網數據采集監測設備、智能化雲計算平台、專家服務平台、系統管理員和服務終端五大部分。

  物聯網數據實時采集監測,作為最基礎的統計分析依據。智能化雲計算平台,利用智能化算法處理信息,建立病蟲害預警模型庫、作物生長模型庫、告警信息指導模型庫等信息庫,實現對病蟲害的實時監控,通過與實操相結合的告警信息讓農戶采取最佳的農事操作,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控制。專家服務平台整合大量的專家資源,以實現專家與農戶的咨詢、互動,農業專家可以根據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給出指導意見,並根據農戶提供的現場拍攝圖片給出解決方案,隨時隨地的為農戶提供專家服務。系統管理員為不同級別的用戶提供不同的使用權限,使得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農業專家和用戶等不同的使用角色登錄不同的界面,方便快捷的查看到用戶最關注的問題,在設施面積較大的情況下便於管理、查看。服務終端支持手機,用戶通過手機就可以掌握實時信息,實現與專家互動交流。

  基於大數據的農業病蟲害管理系統包括:大數據采集模塊、大數據分析模塊、顯示模塊、農作狀況檢測模塊、設備控制模塊、視頻監控模塊、蟲害檢測模塊、數量檢測模塊、危害程度檢測模塊、種類檢測模塊。

  AI技術,不僅可以監測病蟲害,而且可以做到精准施藥、保護病蟲害天地,為綠色農業、精准農業、智慧農業提供服務。將AI人工智能應用其中,更創新性帶來AI小程序綫上識別功能,讓農戶僅憑一部手機就可以體驗人工智能時代的便捷與精准。通過AI小程序,掃描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和病蟲害情況,在第一時間內獲得綫上植保專家給出的專業防治建議,快速和高效采取病蟲害防治措施,減少農民損失。

  據統計,近5年我國農作物病蟲害年均發生面積65億畝次、防治面積80億畝次,經病蟲害有效防治,每年挽回糧食產量損失2000億斤左右,占糧食總產量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說,病蟲害防治的意義不啻於擁有3億畝隱形耕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