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冠肺炎疫情與非典疫情的對比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0-02-07 09:15:14


 
  (二)疫情對第三產業衝擊程度不同。

  非典較為嚴重的時期在2003年4~5月,而本次疫情高峰期發生在春節消費旺季,對第三產業衝擊最大。由於目前第三產業占GDP比重為54%,超過2003年的42%,因此此次疫情對GDP的影響也會更大。估計春節七日 “黃金周”的商品零售額將大幅減少。較2018~2019年連續兩年近100億元的春節檔(初一到十五)電影票房收入,2020年同期票房收入預計少得可憐。

  (三)對工業生產影響程度不同。

  在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中國製造業PMI近期剛出現回暖跡象,但受疫情衝擊、企業延後復工以及物流網絡運轉受阻的影響,預計2~3月份的工業生產將面臨新一輪壓力,這也是疫情從第一波衝擊(對服務業)到第二波(對製造業)的影響路徑。如不及時採取支持物流與工業生產恢復的措施,其對工業生產衝擊將高於對服務業的影響,更會超過非典疫情對工業生產的衝擊。

  (四)宏觀政策空間不同。

  2003年中國經濟處於房地產周期與投資周期同步回升的階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施展空間較為充裕。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轉型,經濟增速繼續下行,企業債與地方債居高不下,人民幣面臨一定貶值壓力,財政赤字較2003年有所上升,加之豬肉價格影響通脹水平較大等,這些因素都限制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施展空間。

  (五)匯率與股市走勢基本接近。

  2003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目前的匯率市場化程度較高,人民幣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但考慮到資本管理及提振措施影響,人民幣貶值幅度較為有限,對美元匯率仍會大致保持穩定,預計2月份最多貶值到7.05左右。隨著疫情好轉,人民幣匯率將逐步穩定,年終回到6.9左右水平。股市走勢會類似2003年,在疫情初期震蕩下行,下半年有反彈可能。結構性機會主要出現在醫療與網絡有關板塊。

  (六)對全球溢出效應不同。

  2003年,中國GDP僅占全球GDP的4%,中國經濟波動對全球影響很有限。然而在2019年,中國GDP已占全球GDP的17%,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度升至30%。在此情況下,疫情導致中國經濟放緩及對外貿易、投資及交流受阻,對全球經濟的溢出效應不容忽視。例如,國際旅遊市場,尤其是周邊國家嚴重依賴中國海外遊客的支出貢獻。2018年,中國遊客在柬埔寨的花費相當於該國GDP的5.9%,在越南與泰國分別為3.6%及3.4%,在新加坡為1.3%。由於疫情阻斷了中國遊客的出境,這些國家在2020年上半年的旅遊收入將出現大幅下降。

  總的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都將帶來一定挑戰。我們的模型測算2020年消費對中國經濟貢獻度將下降0.8個百分點,淨出口貢獻度下降0.7個百分點,而投資貢獻度將上升1個百分點。2020年,總體GDP增速為5.6%,低於正常值0.4個百分點,但經濟不至於出現斷崖式下降。

  下一步如何應對新冠疫情

  文章提出,在當前出現部分民眾恐慌、企業蔓延悲觀情緒的情況下, 應及時採取非常規措施提振士氣、支撐經濟增長並避免影響從實體蔓延到金融體系。因此,建議如下:

  (一)降准100個基點。

  此舉不僅應有助於增強市場信心,還應確保資金切實流到受疫情衝擊較大的行業與地區,避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資金鏈斷裂。

  (二)繼續加大應對疫情直接相關的國家財政支出。

  尤其要加大救治、防疫的投入力度,並大幅提高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補貼。

  (三)確保全國交通物流網暢通。

  嚴禁破壞式阻斷道路,為抗災、人民生活保障以及企業復工等提供物流保障,避免出現2003年因生活與生產資料結構性短缺導致的PPI價格快速上漲。

  (四)幫助企業減負及渡過難關。

  對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地區與行業(如交運、旅遊、餐飲和住宿),可及時下調增值稅率3個百分點,並考慮減免房租以及其他費用。

  (五)穩定民營經濟才能穩就業。

  需進一步增加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包括降低稅負、適當放寬融資條件、擴大應急資金救助等。

  (六)提高今年財政赤字率至3.2%。

  確保充足財政資金用於應對疫情、投資及扶助中小企業。

  (七)做好投資規劃。

  疫情後加大對醫療、交運、通信等行業的投資,尤其是重視對5G、人工智能及數字經濟的投入與發展,進一步支持線上與智能無人服務業發展並創造新的需求及就業崗位。

  (八)建立應對突發傳染性疾病的全國性長效管理機制,提升疫情防治管理水平。

  尤其是嚴格控制野生動物產業鏈發展,全民宣傳疫情防治措施,從源頭上防止疫情的再次暴發。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