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播出的9期節目中,臨危不懼的“人間知己”李俠夫婦、渴望追夢的“理想少年”孫少平、深入虎穴的“孤膽英雄”楊子榮、勇敢無畏的“革命鬥士”江姐……再次征服了觀眾的心。經典之所以被電影、電視劇、戲劇反覆演繹和詮釋,不光是因為故事動人,更因其信仰之堅定。
多種藝術形式拓展審美維度
“幹驚天動地事的隱姓埋名人,收藏起耀眼的光芒,隱忍著俗世的情感。”節目的戲劇總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田沁鑫在圍讀會上,經常被這些人和故事感動得幾欲落淚。她說,每一個偉大的人,其實都曾生活在我們的身邊,平凡而普通,而正是他們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奉獻,才推動了新中國的發展與進步。
“我們用觀眾喜歡的綜藝方式,以思想性、藝術性、人民性為標尺,對新中國的文藝經典再一次梳理,對文藝經典中的英雄再一次禮贊。”田沁鑫說,“節目組在改編作品時奉行了現實主義創作手法,一戲一格,原作品是怎樣的氣質,改編就按怎樣的氣質去還原。”
為了能在30分鐘內將經典故事和人物的精神和價值濃縮呈現,既滿足年輕觀眾需求,又能激起觀眾共鳴,田沁鑫帶著主創藝術家和演員做了大量的幕後工作,深入了解不同故事中的時代、地域、人物,研究不同藝術門類,綜合戲劇、影視、綜藝等多種藝術形式,特設“圍讀會”環節,展示戲劇創作背後的故事。
在表現形式上,《故事裡的中國》推翻傳統概念,在一個場景中用3個舞台——主舞台上用戲劇表演的方式演繹故事、表現外景;兩個輔助舞台作為內景,用電影的手法表達內心——表達對經典和歷史的敬意。
“創新演繹,能變的是手段和技術,不能變的是思想內容和文藝精神。”田沁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