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今年將建成八千萬畝高標準農田
http://www.CRNTT.com   2019-12-08 10:37:10


(圖源:人民網)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年根兒算賬,江西省餘幹縣東河村的章興發長舒了一口氣:“遭了旱災不減產,多虧今年有了高標準農田!”

  老章眼見著高標準農田項目落戶東河村,通路、整地,打破田壟,打通支、鬥、毛渠,幾千畝農田告別“靠天吃飯”。

  高標準究竟高在哪?“好處多著哩!” 老章掰指頭細數:澆地不愁,一畝多打200斤糧;大農機下田,自家15畝水稻收割只用3小時;節肥省藥,每畝省出100多元……“這樣種糧有幹頭,一畝增收500元!”

  小賬連大賬。老章家的變化正是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高標準農田,就是通過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讓中低產田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保障糧食安全、實現“藏糧於地”。截至去年底,全國累計建成入庫高標準農田約6.4億畝。今年,全國計劃再建設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再上一個新台階。到2022年,將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

  10億畝高標準農田意味著什麼?可以用3個數字來說明。

  “1萬億斤”——高標準農田穩住糧食產能大頭,10億畝高標準農田,以此保障糧食產能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這一數字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80%左右,確保任何時候產得出、供得上,牢牢穩住糧食安全的基本盤。

  “過去春怕旱、秋怕澇,如今地平整、土肥沃、旱能澆、澇能排,小麥顆粒飽滿,沒有癟籽兒,沒有黑籽兒,畝產1000斤沒跑兒!”山東省商河縣史家廟村種糧大戶史益民說。

  評估數據顯示,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耕地質量能夠提升1到2個等級,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到20%,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實現“一季千斤,兩季噸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