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今年將建成八千萬畝高標準農田
http://www.CRNTT.com   2019-12-08 10:37:10


 

  “19.1%”——高標準農田推動農業生產率先“變優”“變綠”,項目區農藥施用量減少19.1%,同時,化肥施用量也減少了13.8%。在項目區示範帶動下,今年全國優質專用小麥比例達33%,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做面包要強筋的,做饅頭要中筋的,如今種小麥更講究了!”河南省襄城縣十裡鋪鎮二甲王村種糧大戶王占定說,今年60多畝高標準農田裡,防蟲害用上了植保無人機,“‘黑匣子’真神!噴多少藥、多少面積,在手機上看得清清楚楚,綠色優質才能賣出好價錢。”

  一個個項目區裡,硬件強起來,軟件跟上來,新品種、新技術、智慧農業等先進要素聚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少的、好的調上來,多的、非優勢的減下去,田野裡激活新動能。

  “500元”——高標準農田建成後,一方面,項目區人工、肥料、農藥等投入成本下降;另一方面,糧食產量和品質提升,畝均可以增加綜合收益約500元。

  “渠道三面光,10分鐘就把水送到地頭;機耕路硬化,運輸車輛能到田間。條件好了,今年種完小麥又搶種一季蔬菜,一季變兩季,多賺8000元。” 江蘇省新沂市時集鎮鳳雲村種植大戶闞明航樂得合不攏嘴。

  建設高標準農田,離不開給力的投入。2019年,中央財政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859億元,今年10月,提前下達2020年農田建設補助資金預算616億元。真金白銀的投入,讓種糧主體更有底氣。

  建設高標準農田,還將兼顧數量與質量。各地將突出抓好耕地保護、地力提升和高效節水灌溉,為土地持續“減肥”“節藥”、補充“營養”,破解農業發展的資源瓶頸,牢牢端穩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