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9-11-06 10:25:58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目前,我國金融業的市場結構、經營理念、創新能力、服務水平還不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諸多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亟須通過資本市場高質量的發展予以解決。

  第一,現有的一些金融結構存在錯配。“借短用長”的期限錯配模式無法滿足現在建設對長期資金的需求。第二,傳統粗放型發展中以借貸推動發展的模式順周期特征明顯。銀行借貸主導模式易導致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因道德風險而陷入債務陷阱,居民部門也在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影響下負債水平明顯升高,造成了經濟中資本和籌資者權益比重較小的權益錯配局面,最終導致經濟中系統性金融風險不斷積累。第三,銀行貸款主導的融資模式在長期缺乏“競爭中性”理念之下往往存在較普遍的信貸配給現象。在貨幣政策寬鬆時易導致國有企業資金供給過熱,一些資金“繞道、借道”影子銀行貸出;而在政策趨緊時垂直管理和業務結構趨同的大銀行過快收縮資金供給,又導致“大河缺水小河幹”的現象。作為創新主力的民營企業的資金需求並未得到有效滿足,融資成本高,資金可持續獲得性差,創新能力受到限制。第四,金融馬太效應較明顯,金融市場層次待完善,金融產品質量、差異化和可獲得性程度待提高。

  資本市場具有市場主體競爭中性、普惠和分散投資風險等基本特征,且在優化金融結構、提高有效金融供給和配置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優化企業資本結構、擴大開放等方面具有市場化和制度化優勢。我國資本市場正處於由大到強的關鍵轉型階段,一些制度性、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亟待有效解決。目前市場已經初步形成了基本制度與層次體系,股票、債券、期貨市場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開放程度日益提高,積聚起一定的發展勢能。但同時市場也暴露出基礎制度不完善、定價與融資等市場功能尚未有效發揮、行政特征干預明顯、上市主體質量有待提高、投資者以散戶為主、金融產品與服務質量待提高,以及僵屍企業不能出清等制度性、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

  堅定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內容。推進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主要方向體現在如下方面。第一,扎實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發展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通過改革股票發行制度把好市場入口關。通過適度調整准入門檻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介入,使得多元化的金融機構為多樣化的企業提供豐富的金融服務。通過推進各市場之間轉板制度和退市制度改革來把好市場出口關,健全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第二,強化市場機製作用,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風險識別與管理功能,完善股票市場自身定價(特別是長期資產定價)功能,形成市場化價格預期與共識,提高市場可持續融資功能。第三,加強資本市場法制化建設,完善功能性監管框架,充分有效保護投資者權益。第四,以制度、服務創新驅動市場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可通過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作用優化市場運作機制與設施,有效解決創新企業低成本融資問題。第五,擴大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培養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管理人才,加強國際資本市場間互動與合作,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動態有機的過程。資本市場改革需要與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完善多層次金融機構布局、重塑金融機構內在機制、金融業監管改革等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容相協同,共同鑄就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姚雲(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副主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