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高水平開放推動形成改革發展新布局
http://www.CRNTT.com   2019-11-02 08:34:25


 
  以開放創新為重點實現高質量發展新突破

  文章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與科技革命進程加快,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各國的發展聯繫日趨緊密、共同需求日益增強。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脫離經濟全球化而獨自發展。作為新型開放大國的中國,過去40多年的經濟快速增長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需要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

  第一,以開放創新的突破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其突出特征是全球性開放創新。人工智能、5G通信、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集中突破,並加速向傳統產業滲透融合,推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重構。當前,中國經濟轉型與新一輪科技革命交織融合,更需要以提高創新能力為重點厚植創新引領發展的根基,增強創新引領發展的技術支撐,構建研發—市場一體化體系,形成支持、鼓勵企業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全面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創新潛力。

  第二,以開放創新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優勢。在科技革命快速改變傳統產業格局、企業格局的大趨勢下,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企業的重大科技創新,都不可能再“閉門造車”,而是需要跨地區、跨國界的聯合創新。面對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中國亟需實現開放創新的重要突破:堅持開放合作的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加快推進數字貿易發展,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融合;加快實現基礎研究與基礎創新的突破,推進產業關鍵核心共性技術研發和轉化,不斷突破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瓶頸,推動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等等。

  第三,以開放創新釋放經濟轉型升級蘊藏著的巨大內需潛力。我們預測,未來10年左右,中國的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和城鄉結構還有10至15個百分點的提升空間,並蘊藏著巨大的內需潛力。以消費結構為例,預計到2025年,中國居民服務型消費將由2018年的44.2%提高至52%以上,到2030年將達到55%至60%;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

  適應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高度融合的大趨勢,要把服務業市場開放作為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加快推進服務業領域對內外資的全面開放;加快建立適應擴大進口的制度與政策體系,加大服務標準的引進力度,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由此形成實現高水平開放創新的重要基礎性條件。

  總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作為GDP占世界約16%、貨物貿易額占世界約12%的新型開放大國,中國加快推進高水平開放進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