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一帶一路為世界貢獻新理念
http://www.CRNTT.com   2019-10-23 08:46:50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6年來,這一凝結中國智慧的國際公共產品給許多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已經建成大量基礎設施、工業園區、民生工程,有效帶動國際貿易和投資增長。不僅如此,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不斷抬頭、嚴重衝擊國際秩序的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還為國際社會提供了意義重大而深遠的新理念,體現了新的發展觀、合作觀、文明觀。

  我們所處的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各樣的矛盾紛爭不斷湧現,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中國倡導並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目的不僅僅是進一步提高自身發展質量和水平,還要實現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共同發展、聯動發展,進而推動世界實現開放發展、合作發展。這種發展,不只是各個國家之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也不只是在諸多領域開展更高水平合作,同時也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相關國家發展戰略、政策法規、管理方式、安全標準等的溝通與對接。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與相關國家共同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讓更多民眾共享美好生活。這種發展理念著眼於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發展赤字難題,著眼於增進相關國家民生福祉,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新空間、增添新動力。

  今天,國與國之間的聯繫和交往日益廣泛深入,彼此相互依存並密切合作是不可改變的歷史潮流。中國倡導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始終以新的合作觀為指導,堅持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為重要基礎,按照市場規則和商業原則確保合作的可持續性,充分尊重合作夥伴的意願和選擇,既不強人所難,也不勉為其難,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把自己的主張強加於人,不包辦代替合作夥伴的事務。這種既考慮自身利益、又考慮夥伴利益,既考慮長遠需要、又考慮現實可能的合作方式,超越了基於地緣政治利益構建勢力範圍的模式,符合時代進步潮流。共建“一帶一路”體現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拒絕自私自利、短視封閉的狹隘政策,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給參與國家帶來經濟增長、貿易繁榮,還極大促進人文交流,在不同文明之間架設互學互鑒橋梁。共建“一帶一路”涉及的國家多、地域廣、文明多樣。中國倡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夯實文化基礎。這種文明觀強調,多元文明共存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世界進步的重要源泉。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交流互鑒是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徑,人類文明因交流互鑒而更加精彩。

  秉承這樣的文明觀,“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積極開展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在平等的基礎上互鑒、對話,合作內涵更加豐富,合作基礎更加扎實。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更大範圍內互學互鑒,促使當今世界豐富多彩的文明在更高水平上互聯互通,歸根到底是要推動各國人民攜手並肩、風雨同舟,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共建“一帶一路”作為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的重要途徑,作為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更好造福各國人民的國際合作平台,必將進一步為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於洪君(中聯部原副部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