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特征。面對生態困境,我們黨積極探求破解之道,這集中體現在對建設美麗中國的實現路徑的不懈追求和探索上。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綠色是生命的象徵、大自然的底色。綠色發展作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不能殺雞取卵、竭澤而漁,走過去那種“高能耗、粗放發展”“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是必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綠色消費,讓節約、環保、生態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形成綠色生活風尚,使保護生態環境和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全體人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是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實現循環的自然鏈條。必須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改變過去顧此失彼的錯誤做法,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綱要》強調,“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同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在實踐中,必須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對於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必須依法依規加以嚴懲,使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和法律落地生根、取得實效。必須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落實領導幹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考核問責,把生態環境保護落到實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李素霞、河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艶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