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我國近200個植物園保存了2萬個物種
http://www.CRNTT.com   2019-10-08 16:59:07


 

  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廣泛支持。“對一些旗艦物種,比如紫斑牡丹、銀杉等,可以在其比較集中的區域,專門建立相應的保護區、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洪德元建議。

  “除了建設自然保護區之外,建設保護小區也是一個有效措施。”張志翔表示,在華東、華南等人口密集區,針對分散分布的珍稀物種,建立面積幾公頃、幾畝的保護小區,落實好管理措施,也很有意義。

  專家們還建議,採取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增進公眾對瀕危珍稀植物的了解,增強生態保護意識。“下載‘花伴侶’APP,對著花草拍一拍,就能自動識別出來,下一步還將增設珍稀瀕危物種的專門提示。”覃海寧介紹,這是植物研究所專家和全國植物愛好者,基於2萬多種植物、幾百萬張照片開發的一款軟件,希望以此吸引人們對野生植物產生興趣,進而參與到保護行動中來。

  “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取得一定進展,不過總體看來,仍有一些不足。”洪德元認為,相比於瀕危動物保護,社會對瀕危植物保護關注度比較低。人才匱乏、家底信息不明、保護名錄陳舊等也制約著相關工作。

  洪德元說,植物研究基礎學科分類學以志書為主要成果,需要長時間投入,植物學領域的學者和年輕研究人員常常無法長期堅持,導致人才流失。“物種保護離不開人才隊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洪德元認為,要改革科研評價體系,扎實建設好人才隊伍。

  魯兆莉表示,國家林草局將完善法律法規與管理制度,強化分類分級管理,搶救性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組織開展科普宣傳,進一步加強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邁上新台階。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