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我國近200個植物園保存了2萬個物種
http://www.CRNTT.com   2019-10-08 16:59:07


 
  珍稀瀕危植物致危因素有哪些?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張志翔教授表示,公眾保護意識不強導致的人為影響、生態環境變化以及植物自身競爭劣勢等,是主要因素。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類活動增多,修路、修水電站、濫采濫挖等成為威脅珍稀瀕危植物的重要因素。以漾濞槭為例,這種植物長期以來受人為活動嚴重干擾,導致分布區狹小、生態環境破碎化嚴重,種群自然更新極為困難,2002年在雲南漾濞縣被發現時僅存4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空前,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綠盾行動等硬招實招,進一步推動了珍稀瀕危植物保護。

  今年7月2日,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成立。錢江源國家公園位於浙江省開化縣,是我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包括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等3個保護地,以及連接以上自然保護地的生態區域。這裡保存著全球稀有的原生常綠闊葉林地帶性植被,其中有61種珍稀瀕危植物、14個中國特有屬。

  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地,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重要、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截至目前,全國共建立1萬多處自然保護地,為野生植物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約有6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得到保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植物處處長魯兆莉表示。通過強化搶救性保護,華蓋木、霍山石斛等近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數量逐步恢復。

  如果植物的生境被破壞甚至不複存在,物種該如何保護?張志翔表示,生存繁衍受到嚴重威脅的物種,需要遷出原地,移入植物園等地進行保護和管理。“就地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最為有效的一項措施。遷地保護是拯救可能滅絕的生物的最後機會。一般情況下,當物種的種群數量極低,或物種原有生存環境被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破壞甚至不複存在時,遷地保護就成為保護物種的重要手段。”

  在風景如畫的三峽壩區,有一個“植物王國”。290餘種珍稀瀕危植物原來處在庫區淹沒線以下和移民遷建區內,為了挽救這些瀕危物種,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成立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通過遷地保護、繁殖等措施,有效保護了受水庫蓄水影響的植物,並初步建成三峽特有珍稀植物“種質資源庫”。著名林學及生態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點贊道,這一舉措“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三峽庫區生物的多樣性,確保了三峽特有珍稀植物的永續利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