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為何成為外資熱土?
http://www.CRNTT.com   2019-08-12 09:06:27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世界投資報告》,2016-2018年全球外商投資(FDI)連續三年下降,分別是1.75、1.43和1.30萬億美元。隨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和其他下行風險日益突出,全球經濟增速持續放緩。2018年10月以來,由於貿易摩擦及其他不確定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連續3次下調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

  在上述背景下,中國吸收外資依然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績。從外資增速與規模看,保持了穩中有升。2017、2018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分別是1363、1383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5%。從外商投資的信心看,韓國、新加坡、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依然保持較高增長,知名跨國公司看好中國市場,繼續加大對華投資,寶馬、特斯拉、埃克森美孚等一批外資大項目落地。從外商投資結構看,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吸收外資持續增長。從區域布局看,西部地區吸收外資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中國吸收外資之所以能夠逆勢飛揚,穩中有升,與中國政府積極有為,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密切相關。

  首先,黨的十九大及中央政治局會議,科學精准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為我國吸收外資指明了方向。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提出“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等“六穩”的工作要求。黨中央的指示從根本上保障了我國利用外資行穩致遠。

  其次,中國政府不斷擴大開放,加大對外商投資吸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2017年以來國務院連續出台三份促進外資發展的政策文件,構建了新時代利用外資的政策體系。我國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近三年來,我國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持續縮短,2017-2019年發布的全國版外商投資特別管理措施不斷精簡,分別是63、45和40條。不斷擴大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的對外開放程度。特別是大大加快了外商關注的汽車、航空航天、金融(銀行、證券、保險)、物流運輸等行業的開放。

  從開放格局和平台看,除了原有的經濟特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外,我國已經先後批准在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海南等省市建設自貿試驗區,逐步形成“1+3+7+1”的“雁陣”全方位開放格局。今年7月底,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不久的未來,中國還會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探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充分發揮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使自貿試驗區成為我國吸引外資的高地、成為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驗田。

  再次,中國政府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依靠更好的投資環境來吸引外資。中國政府認為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經過各級政府的持續努力,2018年11月,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中國排名大幅上升,從上年的78名躍升為46名。

  2019年3月,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外商投資法》,引起外商投資企業的高度關注和國際社會的普遍肯定。《外商投資法》尤其強調了保護外商投資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商業秘密,保護外資企業自由匯兌等權益。《外商投資法》的頒布與實施,從法律上保障了外商在華投資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強化了外商對中國投資的信心和預期,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中國能在國際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吸引外資逆風飛揚,穩中有增,繼續保持世界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地位,這與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各級政府積極落實中央指示,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我國政府多管齊下的措施堅定了外商對華投資信心,提升了外商投資預期,激發了外商投資熱情,使得中國成為外商投資歷久彌新、經久不衰的投資熱土。

  來源:商務微新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