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華網路報:管中閔的六月雪 暗淡的台灣民主
http://www.CRNTT.com   2019-07-04 09:45:45


 
  專欄說,在我人看來,管中閔個人與民進黨並無太深的恩怨,因此,執著拔管並非針對管中閔一人,而是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一事踩到了民進黨的紅線。老實說,這已經不是管中閔一人之冤,而是一個群體之冤。在這個群體之內,任何一年被遴選為台大校長,都會面臨管中閔所經歷的政治追殺。這個群體存在於民進黨的心中,完全由其定義,說你是你就是。如此追殺管中閔,已經產生了寒蟬效應,未來還有誰敢步他的後塵來競選台大校長呢! 

  管中閔冤比竇娥冤更有意義,因為台灣民主的前途就繫於此案。後冷戰時代,殺死民主的凶手不會是軍人,而是民選的領袖,他們穿著合法的外衣,用各種的藉口來整肅異己,來擴張權力。老實說,一般人民很容易受到這些民選領袖的欺騙,要防止民選領袖來慢性謀殺民主,還是要靠政治菁英。美國總統羅斯福連任時,聲望極高,他為了推動新政,提案要擴大大法官的規模,好安插自己矚意的人馬。然而,羅斯福的提案無異要把大法官政治化,因此引來兩黨議員及法界的強烈反對。這些政治菁英無懼於羅斯福的聲望,挽救了美國的民主。管中閔日昨的聲明引用了金恩博士的一句話,“最終極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壓迫與殘酷,而是好人對此的沈默。”不要說好人了,政治菁英的沈默就已暗示台灣民主暗淡的未來。 

  管中閔兼職案尚待公懲會審理,但今年六月是否會飛雪呢?大家都在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