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休假制度改革既要方法論,也要路線圖
http://www.CRNTT.com   2019-06-17 07:26:11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端午小長假剛過,人們普遍感到意猶未盡。從時間節點上來說,五一小長假和端午小長假首尾相連,較為充分地釋放了大家的休閑消費欲望。但更現實的問題是,下一個小長假還在幾個月之後的中秋,這多少讓人輕鬆不起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現行休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時間供給不足、時間分配不合理的情況,影響了休閑消費質量。

  中國網發表時事評論員謝偉鋒文章表示,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節假日的獲得感不強烈。尤其是小長假期間出行難、停車難、入園難、賞景難、如廁難的“五難”問題依然突出,嚴重影響了人們對假期的期待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需要在多方面補強,休假制度改革就有著念茲在茲的工作初心。基於此,有專家發出“休假制度改革勢在必行”的呼聲。

  文章分析,休假制度改革是發展的必然產物,它不僅落腳於刺激消費、提升幸福指數、發展旅遊等方面。在高質量發展的維度之下,就要解決從“富”到“強”的屬性轉變,這其中,千千萬萬勞動者主人翁精神的發揮,是秉軸持鈞的關鍵。高質量的休假,不僅能讓他們獲得充分休息,更能在休閑消費過程中找到奮鬥的價值所在。此外,相當一部分人會選擇在假期裡實行自我素質提高的諸多計劃,這也是對繁忙工作的一種相輔相成。

  既是紅利的分享者,也是生產的最大要素,勞動者的精氣神決定著經濟發展的縱深度。這也給休假制度改革提供了遵循——落實休假,應該讓勞動者清晰看到美好生活的圖景。這樣的方法論,是“一枝一葉總關情”。

  情懷事大,見於細微。休假制度改革的根本,在於提高休假質量。以前,時逢小長假,總會有騰挪式的加減法,事實上,人們對於這種方式的體驗感褒貶不一。基於此,有專家認為“每天9小時、做四休三”是未來改革方向。這種聲音,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也有發出,只不過版本大同小異:有的是周休日實行“隔周三休”,有的每個月前三周每周休息一天,最後一周休五天……不管各個版本的可行性如何,改革總是要聽到不同的聲音。就這點來說,休假制度改革要匯聚多方認知的最大公約數。

  從可借鑒程度來說,“每天9小時、做四休三”在美國、瑞典、日本等國已有先例。當然,國情不同,決定著改革的落腳點也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休三”如果能夠在小步慢走的情況下實現,意味著我們將多出若干個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長假”。這對於緩解當前小長假擁堵,將肯定具有明顯的破題之力。

  文章指出,改革不僅要發現問題、提出方案,還需要拿出落實的路徑。休假制度改革的最終根本,是通過立法來實施。在此之前,詳細論證、制定細則、謹慎推進,都應是所秉承的態度。因此,在時間這一最大變量之下,我們更應該明確路線圖的清晰性,譬如有專家就表示“做四休三”在2030年可以實現,這就給予公眾一個觀望的經緯度,而不是一種望穿秋水的等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