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在高校,土博士比洋博士差幾個“硬核”
http://www.CRNTT.com   2019-02-25 11:15:56


 
  2010年刊發在《中國高教研究》的名為《海歸博士與本土博士職業成就比較》的文章收集問卷31252份,通過調查畢業博士生的個人基本情況、家庭情況、現職工作情況、職業發展狀況等多項內容分析後得出,海歸博士首次獲得科研成果的年齡高於本土博士。海歸博士獲得專利、發表索引論文和獲得獎勵的次數與本土博士無顯著差別。

  對此,不少一線科研工作者認為,當兩類博士在一起工作時,感受不到明顯差別。

  潘峰表示:“拋開‘頭銜’,本土和海外博士沒有區別,在學校裡都是靠實力說話,最多就是在安家費上有差別。我們學校如果博士畢業的學校是QS全球高校排名前100的,可以多拿5萬元。在學科評估方面,不少高校的國際化部分基本都是滿分,因此不會刻意要求你博士期間一定要在海外。”

  如今,社會對於本土博士科研水平認可度正在不斷提升,體現在頂尖高校的招聘中。去年9月,本報刊登《誰能獲得中國頂尖大學教職》的文章指出,本土博士在北大、清華新任教師中所占比最大,約為51.9%。其中,北大新任教師中約有178名擁有本土博士學歷(占49.4%);清華新任教師中約有235名擁有本土博士學歷(占52.2%)。

  然而,北大、清華新任教師中八成以上擁有一段或多段海外科研經歷,完全沒有海外經歷的教師僅占總體的18.6%。由此可見,儘管本土博士在北大、清華新任教師中所占比例超過一半,但是這些本土博士絕大多數具有境外博士後經歷。

  本土博士與海歸博士究竟有什麼差別?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許曉東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本土博士和海歸博士的差異不是出身造成的。“如今本土博士也有超過海歸博士的成就,海歸博士如果把握不好也會被時代淘汰,關鍵是看這個人的視野和定力,看他有沒有創新意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