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用創新擦亮中國製造“名片”
http://www.CRNTT.com   2019-02-24 11:01:42


 
  作為“火車頭代表”,周清和所在的中車株機是我國先進軌道交通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產品覆蓋電力機車、動車組、磁浮列車、地鐵車輛、超級電容儲能式列車等數十種“大國重器”。中車株機還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走出去”的先鋒,產品和服務輸往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獲得歐洲等高端市場的高度認可。

  “創新起不來,中國製造就沒有長遠競爭力。”在周清和看來,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已成為中國製造當之無愧的“國家名片”。展望未來,如何讓這張“名片”在世界舞台上更加閃亮,關鍵就看創新能力能否跟得上。因此,在人大代表履職中,他非常關注如何激發創新對製造強國的持續促進作用。

  被譽為“中國動力穀”的株洲,是全球首個軌道交通產值突破千億元的基地。我國軌道交通的“大腦”“心臟”“神經系統”等核心零部件,70%是在株洲研製的。春節前夕,株洲正式獲批建設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周清和以此為契機,到株洲各大軌道交通裝備主機廠與配套企業調研,收集一手信息,為這一創新中心的建設貢獻智慧。

  此前,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在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周清和與12名人大代表聯名建議國家支持株洲建設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最終,工信部高度重視並給予回復,有力推動了這一工作的落地。

  “我們真正期盼的是公平,而不是優惠。”民營企業株洲聯誠集團董事長肖勇民,對前來調研的周清和道出了心裡話。肖勇民坦承,民企因為“出身”不好,時刻有危機感,“但也迫使我們保持很高水平的創新動力與激情”。

  作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株洲九方裝備公司董事長周後葵“訴苦”說:“近些年我們加大了創新投入,嘗到了甜頭,但是稅費等成本還是太高,幾乎與利潤持平,導致對創新的投入仍然不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